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SITTACIFORMES > Psittaculidae > Prioniturus > Mindanao Racket-tail
Mindanao Racket-tail

Mindanao Racket-tail

English name:Mindanao Racket-tail

Scientific name:Prioniturus waterstradti

【简介】
棉岛扇尾鹦鹉(英文名:Mindanao Racket-tail,学名:Prioniturus waterstradti)属鹦形目长尾鹦鹉科扇尾鹦鹉属。这一物种分布于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山区,以其独特的尾羽形状著称。

【外形特征】
棉岛扇尾鹦鹉整体羽毛为绿色,背部色深,腹部较浅,头部比身体更深,面部呈蓝色。其尾羽特别突出,中部两根羽毛末端延长形成拍子状。体型上,棉岛扇尾鹦鹉较红喉绿鹦鹉稍大,面部和喙部没有红色是明显的分界特征。

【鸣叫特征】
棉岛扇尾鹦鹉的鸣叫声包括鼻音般的尖叫和飞行时刺耳的金属般的“ra-geek!”声。除此之外,还有记录到类似干燥摩擦的尖叫声“krreeh”以及双音节的啾啾声“chee-rup”。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栖息于热带湿润的山地森林中,活动范围在海拔820至2700米之间。飞行时常在较低高度穿梭,常见于森林之上。有关其繁殖的信息,目前所知甚少。

【繁殖习性】
该种鹦鹉的繁殖信息较少记录,但它们栖息于热带湿润的山地森林中,在一定海拔范围内活动。关于具体筑巢、孵化等行为的信息目前没有详细资料。

【外型辨识】
棉岛扇尾鹦鹉与红喉绿鹦鹉相比,体型更大,面部和喙部没有红色,尾羽末端有明显的拍子状特征。

【物种区别】
指名亚种(waterstradti)分布在东南部,背部羽毛颜色偏棕色;malindangensis亚种分布在西部,冠部和面部颜色较淡。该种类与红喉绿鹦鹉的区别主要在于体型较大、尾羽末端呈拍子状以及面部无红色。

【保护状况】
棉岛扇尾鹦鹉被IUCN列为近危(NT)物种,并列入CITES附录II。尽管栖息地和数量有限,但其在分布范围内仍较为常见。

【地理分布】
该物种仅分布于菲律宾东南部的棉兰老岛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