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SITTACIFORMES > Psittaculidae > Prioniturus > Buru Racket-tail
Buru Racket-tail

Buru Racket-tail

English name:Buru Racket-tail

Scientific name:Prioniturus mada

【简介】
布岛扇尾鹦鹉,学名为Prioniturus mada,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扇尾鹦鹉属。这种鹦鹉仅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群岛中的布鲁岛。

【外形特征】
布岛扇尾鹦鹉体长约32厘米,整体呈现绿色,喙呈深灰色,基部较浅。成熟的雄性布岛扇尾鹦鹉从头部后方至背部上方带有蓝紫色羽毛,延伸至前翅上方;而在雌鸟中,这种蓝紫色仅局限于颈背部。成年雄鸟的中尾羽为绿色且延长,末端呈两根类似“球拍”的黑色椭圆形尾羽;雌鸟虽然没有蓝紫色羽毛,但尾部特征同样显著。幼鸟缺乏扇形尾羽,全身近似绿色,雄鸟幼鸟在颈背部有少量蓝紫色羽毛。

【鸣叫特征】
布岛扇尾鹦鹉的鸣声包括多种悠扬的口哨声,短语或重复音调,常见的鸣叫模式是“whee-o-eew...whee-o-eew...”,还有类似于金属器的短音符。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海拔约1600米的不同类型森林环境中,包括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布岛扇尾鹦鹉展示了季节性的迁徙模式,随山林中结果树木的移动。主要以野果、种子、浆果和花朵为食。

【繁殖习性】
通常以群体模式生活,最多可达10只。繁殖季为12月至次年2月,雌鸟可产卵最多5枚。

【外型辨识】
布岛扇尾鹦鹉是岛上唯一的具有扇形尾羽的鹦鹉。无论尾羽是否可见,绿色头部、银灰色喙和黄色腹部都是其显著的标识,帮助它与其他本地鹦鹉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布岛扇尾鹦鹉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评估为“无危”(LC),但在国际贸易中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CITES II)的保护。这意味着该物种有被过度捕猎和栖息地受损的风险,如森林砍伐、棕榈油种植园扩展、伐木和采矿等。

【地理分布】
布岛扇尾鹦鹉仅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群岛中的布鲁岛。1989年和1995年的记录显示为普遍且广泛分布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