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crowned Racket-tail
English name:Blue-crowned Racket-tail
Scientific name:Prioniturus discurus
【简介】
蓝冠扇尾鹦鹉(学名:Prioniturus discurus),属于长尾鹦鹉科扇尾鹦鹉属,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的多个岛屿上。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27厘米,体重范围在86至176克之间。头部和颈后部为淡蓝色,面部和下巴到颈背为苹果绿色,下体为黄绿色,背部和翅膀则是深绿色,飞行羽的下侧为蓝绿色。尾羽是暗绿色并带有黑色末端,侧面羽毛有蓝色边缘,尖端则是黑色。喙呈灰白色,蜡膜灰色,虹膜为棕色,腿和脚为灰褐色。雌鸟的尾羽末端较短,幼鸟颜色较暗淡,蓝冠不明显,也没有特化的尾羽末端。白头亚种(whiteheadi)蓝冠范围较小。
【鸣叫特征】
蓝冠扇尾鹦鹉的叫声是由尖锐刺耳的金属声组成,类似绿冠扇尾鹦鹉的叫声,但更为尖利。
【生活习性】
该种鹦鹉栖息于低地至较低山区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海拔高度可达1750米,但主要出现在1500米以下。它们也出现在红树林、果园和香蕉种植园中。通常集群活动,最多达十几只。喜欢靠近香蕉作物,会对未成熟的香蕉造成一定的损害。在Ficus树上经常觅食,这被认为是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4月至5月期间,巢穴一般筑于大树木的主干或大型分支内,包括废弃的啄木鸟巢穴。每窝产3枚白色卵,尺寸为30.2-31.9毫米×26.4-26.6毫米。幼鸟刚孵化时体表覆盖灰色绒毛。
【外型辨识】
蓝冠扇尾鹦鹉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拥有蓝色的冠羽和两个特化形状的中央尾羽,整体呈现绿羽,腹部颜色较浅,背部较深,头部则为深绿色。白头亚种(whiteheadi)蓝冠范围较小。
【物种区别】
和棉兰老岛扇尾鹦鹉相比,其背部颜色更鲜绿,脸颊无蓝色,常出现在更低的海拔区域。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该物种被列为无危(LC)级别,并受CITES II保护。虽种群数量稳定,但在受毁林影响严重的岛屿上仍然常见,如内格罗斯岛和保和岛Rajah Sikatuna国家公园。然而,在锡布延岛上分布较为稀少。
【地理分布】
该鹦鹉主要分布于菲律宾的大部分岛屿,且没有明确的迁徙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