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isticolidae > Prinia > Grey-crowned Prinia
Grey-crowned Prinia

Grey-crowned Prinia

English name:Grey-crowned Prinia

Scientific name:Prinia cinereocapilla

【简介】

霍氏山鹪莺,学名Prinia cinereocapilla,是一种体型约11厘米、体重6至8.5克的扇尾莺科山鹪莺属鸟类。其独特的灰冠和特定的生活习性使其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森林边缘等地区被发现。

【外形特征】

霍氏山鹪莺体形匀称,尾巴较短,喙细小。非繁殖季节时,头部为赤褐色,顶有灰色,眉纹显著,翅膀和顶羽红棕色,中央棕色,尾巴末端有暗色斑且尖端呈赤黄色。喉部和胸呈淡黄色,腹部颜色稍深。眼睛橙棕色,喙为黑色,腿为黄棕色。繁殖季节时,全身色调变暗,尾羽尖更为浅淡或磨损。

【生活习性】

霍氏山鹪莺偏好栖息于喜马拉雅脚下的森林边缘,特别是草面积较大的地带,例如Sal林(Shorea)与混合林边缘。它常在小树的高处以及地面上的草丛觅食,主要食物为昆虫,偶尔也会在花中找寻昆虫喂食。

【鸣叫特征】

霍氏山鹪莺持续发声,音域丰富,鸣叫声为“cheeeeeeeeeeeesum-zip-zip-zip”,亦或是上扬颤音后跟上拉长的“swe-e-e-e-e-chor”。其振翅啼叫之音响亮、清晰,常被用来定位该鸟。

【繁殖习性】

霍氏山鹪莺自1月开始鸣唱。4月初,小巢已经出现成熟的育儿斑点,表明繁殖季节已经进入一段时日,但巢与蛋的早期描述多出自不可信的样本。繁殖细节尚待更多研究揭示。

【外型辨识】

在尼泊尔,霍氏山鹪莺尾部相对较短,且尾羽尖端为赤色,而非白色。非繁殖时期,它头部显示出明显的赤褐色及眉纹,而其他特征两性相似。

【物种区别】

在与灰山鹪莺(Prinia flavicans stewarti)比较中,霍氏山鹪莺尾部相对较短,且尾羽尖端为赤色,而非白色。非繁殖时期,它头部显示出明显的赤褐色及眉纹,而其他特征两性相似。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霍氏山鹪莺被列为易危物种,正面临因农业扩展和森林火灾导致的栖息地丧失的威胁。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起印度西北的乌塔拉坎德邦,西至尼泊尔和不丹的南边。在中国西南地区也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