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Premnoplex > White-throated Barbtail
White-throated Barbtail

White-throated Barbtail

English name:White-throated Barbtail

Scientific name:Premnoplex tatei

【简介】
白喉斑尾雀(Premnoplex tatei),是雀形目灶鸟科斑尾雀属的一种鸟类,属委内瑞拉东北部特有种。

【外形特征】
白喉斑尾雀的小型身形使其体长保持在14-15厘米。全身羽色主要为暗棕色,伴有白色斑点,其中喉部尤为显眼。上体呈深灰棕色,翅膀和尾羽则显得较深的褐色。尾羽末端由于缺少羽枝形成尖刺状。腹部则以暗棕色为主,并带有白色斑纹,胸部以上区域则呈现白色。喙为黑色,腿和脚呈暗灰色至黑色。

【鸣叫特征】
白喉斑尾雀的鸣叫声通常为一系列低沉而柔和的笛音,这种声音往往在早晨最为活跃。被描述为“we-whúr, we-whúr, we-héét”。

【生活习性】
它们生活在湿润且长满苔藓的山地森林里,常在较低的植被中或地面觅食,主要以昆虫为主食。在局部地区有时会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体。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频繁活动于繁殖地附近的棕榈林。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从5月开始至8月结束。筑巢地点多选在地面土质堤岸中,由苔藓织成的浅洞巢,巢中通常有2只雏鸟,孵化后的雏鸟大约在19至21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与点斑尾雀相比,白喉斑尾雀较为明显的特征是胸斑为白色,而非淡黄色,且其叫声与点斑尾雀显著不同。

【物种区别】
白喉斑尾雀与黑卷尾普通亚种D.m.cathoecus 相比,体色较辉黑,并带有更多的蓝色光泽,但体形和尾的位态有所不同,显著差异其嘴角的斑点。白喉斑尾雀的雄鸟全身深黑,而雌鸟则在体型特征上与其相似。

【保护状况】
由于栖息地丧失,包括农业扩展和咖啡种植所引发的森林砍伐,白喉斑尾雀被列为濒危物种 (EN, 濒危), 保护情况颇为严峻。

【地理分布】
白喉斑尾雀主要分布在委内瑞拉东北部的多个州,包括安索阿特吉、苏克雷和莫纳加斯州的山区,以及帕里亚半岛的东部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