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billed Scimitar Babbler
English name:Red-billed Scimitar Babbler
Scientific name:Pomatorhinus ochraceiceps
【简介】
棕头钩嘴鹛,拉丁学名:*Pomatorhinus ochraceiceps*;分类:画眉科钩嘴鹛属中型鸟类;别称:红喙剑鹛。
【外形特征】
棕头钩嘴鹛有着显著的体型特征,体长22至25厘米,嘴长而向下弯曲,颜色为橙红色。头部为辉棕色,额部至后颈同色,拥有白色眉纹和黑色贯眼纹;上体为赭褐色,下体为白色,两胁稍带淡棕色。脸部黑色面罩与白色眉纹相映衬,对比鲜明。虹膜为橘红色至粉黄色,脚颜色为橄榄褐色至黄褐色。
【生活习性】
棕头钩嘴鹛常见于海拔1000至2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林缘疏林灌丛中,主要栖息于竹林,并偏好在落叶层、草丛中觅食昆虫、昆虫幼虫、植物果实和种子。
【鸣叫特征】
棕头钩嘴鹛鸣叫声为深沉且具有流水感的单音或双音,例如“tu-lip”,混合有带回声的双音节“hoop-hoop”。报警时有类似责骂的金属声。
【繁殖习性】
棕头钩嘴鹛的地理分布广泛,在东南亚的孟加拉、中国(特别是云南西部盈江、潞西、沧源、永德、西盟和南部西双版纳)、印度、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地区均有发现。繁殖期为3至7月,通常在4月即开始繁殖,巢隐蔽于地面或灌丛中,卵的大小约为27.8×19.3毫米。
【外型辨识】
棕头钩嘴鹛可通过其显著的橙红色嘴和纯白的下体得以识别。低端钩嘴鹛和红嘴钩嘴鹛则可以通过尾巴颜色以及胸腹色斑的区别来区分。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级别(LC),显示了棕头钩嘴鹛在自然环境中的总种群数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