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imaliidae > Pomatorhinus > Black-crowned Scimitar Babbler
Black-crowned Scimitar Babbler

Black-crowned Scimitar Babbler

English name:Black-crowned Scimitar Babbler

Scientific name:Pomatorhinus ferruginosus

【简介】
黑冠钩嘴鹛(英文名:Black-crowned Scimitar Babbler,学名:Pomatorhinus ferruginosus)是一种大型且声音响亮的鸟类,属于雀形目鹛科钩嘴鹛属。其显著外貌特征包括红褐色的体羽、白色的喉咙、具有白色边框的黑色面罩和鲜红色的喙。此种鸟类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包括尼泊尔东部至印度东北部、不丹以及中国东南部。

【外形特征】
黑冠钩嘴鹛的成鸟头部、眼圈、脸颊、耳羽和颈侧呈黑色,头顶至颈背带淡褐色基部的栗色羽毛,形成一条长长的白色眉纹。上体为暖橄榄棕色,翅膀和尾羽为暖棕色。下巴、上喉和髭纹为白色,下喉、胸和腹部为红色,逐渐过渡到赭黄色。两性相似,幼鸟比成鸟更偏赤褐色。

【鸣叫特征】
这种鸟的鸣叫声包括刺耳的摩擦声、激动的嘁嘁喳喳声和类似莺鸣的音符。明显的歌声是响亮刺耳的滑音 'fíéwfufíyéw',节奏从容且毛糙,类似于大鹰鹃但不同,变化为粗糙缓慢的 'fu-fíéwitfíyéww' 或甜美的滑音 'wheeeertu' 或 'tuwhééeer'。

【生活习性】
这种鸟生活在高度400至2400米的山地常绿森林中,特别是在竹林区域。它们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善于在林下落叶中觅食昆虫和幼虫,甚至也取食一些植物物质。它们是留鸟,不进行季节性迁徙。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4月至6月。巢筑于地面或低矮灌丛中,椭圆形,由干竹叶、其他叶子、草、植物纤维等材料构成,并被柔和物质内衬。关于求偶、交配、产卵和育雏等详细行为尚需更多研究。

【外型辨识】
与棕头钩嘴鹛相比,黑冠钩嘴鹛具有更深的红色喙、更结实的喙形及红褐色的胸部,并在叫声和行为上有所不同。

【物种区别】
与棕头钩嘴鹛相比,黑冠钩嘴鹛具有更深的红色喙、更结实的喙形及红褐色的胸部,并在叫声和行为上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在IUCN中被列为无危(LC),但这种鸟在尼泊尔极为罕见,甚至有可能已经灭绝。在中国大陆则较为罕见,但仍可在像Buxa虎保护区和Eaglenest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样的保护区域内见到。其分布范围受到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威胁。

【地理分布】
黑冠钩嘴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涵盖尼泊尔东部至印度东北部、不丹以及中国东南部的山地常绿林内,其中在中国大陆的繁殖区域主要位于海拔900至2000米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