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er's Eider
English name:Steller's Eider
Scientific name:Polysticta stelleri
【简介】
小绒鸭(学名:Polysticta stelleri),俗名为绒鸭,是最小的海鸭之一。该物种最初由Pallas在1769年以Anas stelleri命名,发现者为Georg Wilhelm Steller。这种鸟类具有独特的北极生态习性,主要分布在北极圈,繁殖区域包括俄罗斯及阿拉斯加的北极苔原地带,并以北欧和太平洋沿岸地区为冬季迁徙地。
【外形特征】
小绒鸭体型紧凑,长度约为43-48厘米,重约690-1010克。雄性小绒鸭头部和环眼区域白色,额部和前额橄榄绿,眼周黑色,并在眼部周围形成一个黑色点状环;胸部奶油色带有黑色斑点,下腹部修长的肩羽带有鲜明的蓝紫色光泽。雌性小绒鸭及幼鸟体型类似于深棕色,雌性头部略带淡淡的棕色,且呈现较浅的眼环。
【鸣叫特征】
雄性小绒鸭通常发出低沉的混杂咆哮声,而雌性则发出类似'qua-haaa'的叫声。在飞行过程中,它会从其羽毛上发出机械哨音。
【生活习性】
它们喜群居,在北极苔原的淡水区域繁衍,如溪流出海之处;冬季则转移至沿海水域,主要集中在白令海南部及北太平洋,但通常不迁徙到阿留申群岛南部。小绒鸭的主要食物是近海水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包括藤壶、贻贝和软体动物,也会捕食一些水生昆虫、蠕虫和小型鱼类等。
【繁殖习性】
小绒鸭在淡水池塘筑巢,喜好在岩石或草地隐蔽处繁殖。雌鸭每年产下1到10枚蛋不等,孵化期大约为25至30天。出生后,幼鸭会随母鸭前往海边学习觅食并逐渐学会飞行,一般约在56天后。
【外型辨识】
雄性小绒鸭的鲜明黑白羽色和橄榄绿眼周可以轻易区分。而雌性小绒鸭与雌性普通秋沙鸭和潜鸭相似,但可通过鉴别头部颜色较淡及具有深色羽轴的特征与其他鸭种相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小绒鸭在IUCN红名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主要由于其繁殖范围的缩小。在美国和俄罗斯,这项物种均受到保护。目前,欧盟和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正在进行恢复计划。
【地理分布】
小绒鸭的繁殖地覆盖了北美及西伯利亚的西北部、东北部沿岸,从亚马尔半岛至楚科奇半岛,再延伸至北极平原及其短河口处。在非繁殖季节,这些小绒鸭会迁往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岛、巴伦支海和白海,以及北欧与波罗的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