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yan Peacock-Pheasant
English name:Malayan Peacock-Pheasant
Scientific name:Polyplectron malacense
【简介】
凤冠孔雀雉(Polyplectron malacense),又称马来孔雀雉,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雉科鸟类。主要分布在泰国南部和马来半岛的低地雨林中。
【外形特征】
- **雄鸟**:长约50至53厘米,尾长24至25厘米,体重581至680克。体色为褐色并带有黑色斑点,头部披戴深蓝色的羽冠,无面部羽毛,饰有蓝色眼睛斑纹,共22根尾羽。
- **雌鸟**:较短小约40至45厘米,尾长18至19厘米,体重455至540克。体型纤细,羽毛色暗,尾部不足20根尾羽,紫色面部皮肤,较为细腻鳞片覆盖。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低地常绿雨林,偏好高大龙脑香树的森林地区。该物种多单独或成对活动,上午和下午活动频繁。以昆虫、果实为主食,通过扒开地面的落叶寻找食物。
【鸣叫特征】
雄鸟鸣叫是一种缓慢,忧郁的“puu pwoii”声,第二音符更长且上扬,间或伴有“tchorr”声。鸣叫高峰在黎明和黄昏,可传播到约250米外。
【繁殖习性】
凤冠孔雀雉的繁殖行为尚不清楚,但可能为多妻制。雄性会清扫领地以吸引雌性。已知的巢仅四个,每个巢产卵一粒,孵化期约22至25天,由雌鸟独自孵化。
【外型辨识】
其体型较山孔雀雉稍小,胸部和下体呈黑色,缺乏前者胸后部的羽毛,并且面部皮肤为红色。
【保护状况】
凤冠孔雀雉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易危状态。由于森林植被的变化、农业生产活动和其他人为活动,导致其生存环境受到大量破坏,保护其自然栖息地和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地理分布】
它们在马来半岛的低地森林发现,并且在泰国南部稀少,可能在苏门答腊和缅甸已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