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Phasianidae > Polyplectron > Germain's Peacock-Pheasant
Germain's Peacock-Pheasant

Germain's Peacock-Pheasant

English name:Germain's Peacock-Pheasant

Scientific name:Polyplectron germaini

【简介】
眼斑孔雀雉(Polyplectron germaini)是一种鸡形目雉科孔雀雉属的鸟类,其平均体长约60厘米。外表以深褐带黄色斑点为主,雄鸟顶部有18到20根尾羽,雌鸟约有18根,此外,它们的眼睛周围有醒目的紫蓝色眼斑点。面部皮肤裸露且呈红色,瞳孔为褐色。雄鸟与雌鸟的长相相似,但雌鸟体型略小。

【外形特征】
眼斑孔雀雉大约长60厘米,羽毛为深褐色,点缀着淡黄色斑点,冠部短小,面部裸露皮肤呈红色,瞳孔为褐色。雄鸟的两个尾羽展示出紫蓝色的圆斑点,而雌鸟则相似,不过体型稍小。尾羽分别为雄鸟20根、雌鸟18根。

【鸣叫特征】
雄鸟会发出低沉并轻微颤抖的声音,每个颤音持续2至4秒,间隔3至11秒,受惊或遭遇竞争对手时间隔约缩短。

【生活习性】
眼斑孔雀雉栖息于低地和亚山地季节性热带森林,包括龙脑香为主的常绿和半常绿森林,也偶尔在荆棘竹林中出现。它们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生境更改,曾记录在沼泽地、次生林及采伐区域生息,海拔可达至少1400米以上。主要通过步行逃避威胁,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会飞行。

【繁殖习性】
关于该物种的繁殖情况认识有限,但一对成鸟携带幼鸟曾在四月及五月被记录,至少有一次在野生环境内的巢穴为浅盘式,填充绒毛,只有一枚蛋。在圈养条件下,眼斑孔雀雉夫妇每年会产出1-2枚乳白色生蛋,孵化期约为21天。雏鸟体色为深红棕色,下体较淡。

【外型辨识】
雄鸟与灰孔雀雉、青铜尾孔雀雉及山孔雀雉等同属物种相比,缺乏头冠或颈饰,并且其眼斑被一圈淡金色棕色环包围。与之相比,雌鸟整体颜色更深且更为均匀,上身眼斑点较小且更为尖锐,边界更清晰。

【保护状况】
由于不断丧失栖息地及有限的分布范围,眼斑孔雀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并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的保护。

【地理分布】
眼斑孔雀雉分布于越南南部(自南至安江北向14°N)及柬埔寨东部(如柬埔寨的拉塔纳基里省和蒙多基里省)。然而在老挝和泰国仅存出极少报告。尽管如此,在Vietnam的Cat Tien国家公园和柬埔寨的Snoul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Seima保护区仍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