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ODICIPEDIFORMES > Podicipedidae > Poliocephalus > New Zealand Grebe
New Zealand Grebe

New Zealand Grebe

English name:New Zealand Grebe

Scientific name:Poliocephalus rufopectus

【简介】
新西兰䴙䴘(英文名:New Zealand Grebe,学名:Poliocephalus rufopectus)为新西兰特有种,属于䴙䴘目、䴙䴘科、灰头䴙䴘属。该鸟类栖息在新西兰北岛的淡水湖泊、沼泽植物丛以及浅水湖泊,主要以水生昆虫、小龙虾、软体动物和小型鱼为食。

【外形特征】
新西兰䴙䴘是体型较小的鸟类,体长28-30厘米,重232-271克。体色为深色,银色羽毛在体羽下呈细密线纹般装饰,胸颈部呈现出红棕色调,腹部为银白色的底色上带着黑斑点,并且淡黄色的眼睛和黑色的长喙显得尤为突出。非繁殖季节时,成鸟的颜色变得较为淡雅,而在繁殖季节前端的羽毛会变为灰色。幼鸟体羽较淡,头部和脖子有不规则排列的白色、棕色和黑色条纹,且眼睛颜色接近灰色,喙为淡灰色带黑色标记。

【生活习性】
新西兰䴙䴘栖息于淡水湖泊的植物丛,几乎终身生活在水面。在水面活动或快速潜入水下觅食时喙露出一点。在水中,它们常常保持低调姿态。非繁殖期,这些鸊鷉会形成松散的群体。繁殖期它们会较活跃地发出“ui-ee-ee”的哨声和其他嘶哑的警戒声或交谈声,但平时生活较安静。

【鸣叫特征】
在繁殖期前端的鸟类会较为活跃地发出“ui-ee-ee”的哨声和其他嘶哑的警戒声或交谈声。而在非繁殖时期则显得相对安静。

【繁殖习性】
新西兰䴙䴘的繁殖活动全年均可发生,最频繁的活动期为八月底至来年初,巢位于水边并用植物筑成,通常靠近水面,有些建在植物上。每窝产卵2-3枚,孵化期为22-23天,孵化后雏鸟带有黑白条纹的背部及黑白相间的喉咙,腹部为白色。通常情况下,每窝雏鸟的孵化成功率较低,尤其在大型水域,这类繁殖地需要构造保护措施来提高成功率。

【外型辨识】
新西兰䴙䴘体色深沉且银色羽毛在体羽下呈细密线纹装饰,胸颈部呈现出红棕色调,腹部为银白色的底色上带着黑斑点。成鸟非繁殖季节时颜色变得淡雅,而在繁殖季节前端的羽毛会变为灰色。幼鸟体羽较淡,头部和脖子有不规则排列的白色、棕色和黑色条纹。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该物种2021年由IUCN重新分类为无危物种(LC)。全球种群数量在小幅增加,部分地区因为人为营造的湿地和特定湖泊的保护措施,数量有所增长。但对于新西兰南岛地区的数量来说,情况仍有待进一步关注和监测。

【地理分布】
新西兰䴙䴘主要局限于新西兰北岛的湖泊和池塘中,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该物种在新西兰南岛已经极为稀少,直到1960年代这个物种常被认为已灭绝。不过,到了2012年,研究者在南岛的塔卡卡地区首次记录到了一对繁殖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