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Lybiidae > Pogoniulus > Yellow-rumped Tinkerbird
Yellow-rumped Tinkerbird

Yellow-rumped Tinkerbird

English name:Yellow-rumped Tinkerbird

Scientific name:Pogoniulus bilineatus

【简介】
金腰小拟啄木鸟,学名Pogoniulus bilineatus,是一种小型体型的鸟类,隶属于䴕形目拟啄木鸟科钟声拟CEDA属。广泛分布在非洲西部、中部和东南部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金腰小拟啄木鸟的体型大约为10至12厘米长,体重在11至18.6克之间。雄雌鸟外貌相似,都展现出具有金色臀部和翼上金色斑点的特征。它们的身上有独特的白色条纹,包括额头上延伸至颈部侧面的白色线条,白色的喉部以及淡橄榄黄色的下体。幼鸟羽毛颜色较为暗淡,主要以深绿为主,头部的黑斑较少。

【鸣叫特性】
金腰小拟啄木鸟的叫声多样,依据地理位置会有不同。在某些区域,鸣叫声被描述为缓慢的、“poop”一样的音符,而在其它地区,鸣叫声更快更短促。东非沿海地区,它们的叫声则会表现为快速的颤音系列。

【生活习性】
金腰小拟啄木鸟喜欢生活在森林和茂密的林地中,尤其是在靠近森林边缘,林间的空地及一些已经被砍伐后留下的森林小块中。它们的活动范围从海平面到3000米海拔高度都有分布,具体取决于不同区域的平均海拔。

【繁殖习性】
金腰小拟啄木鸟在繁殖季节不固定,依所在地区而定。在西部非洲,繁殖季节通常是在11月至次年4月,在其他部分地点如喀麦隆、加蓬和刚果等,繁殖季节则是在更广泛的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内,雄鸟和雌鸟共同挖掘洞穴作为巢穴,通常找到树桩或树枝作为位置,这样的巢穴直径在2至2.5厘米,深度可达40至100厘米,巢室内的铺垫则是由幼木屑构成。

【外型辨识】
与其他类似物种相比,金腰小拟啄木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白脸条纹而非黄色条纹。对于幼鸟而言,区别之处还在于颜色更加暗淡,身体上绿色更深,并且喙基部呈现黄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数据,金腰小拟啄木鸟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金腰小拟啄木鸟分布广泛,从安哥拉、贝宁、布隆迪直至南非的地理分布说明了该物种的多样化生态环境适应力,涵盖了诸如安哥拉、贝宁、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等多个国家。这种鸟的广泛分布反映了其对不同种类森林环境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