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throated Finch
English name:Black-throated Finch
Scientific name:Poephila cincta
【简介】
黑喉草雀(Poephila cincta,英文名:Black-throated Finch),是雀形目中,梅花雀科草雀属的鸟类,以其黑色的特征性喉带而著名。这种鸟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北部,从昆士兰北部延伸至新南威尔士东北部。体长约11厘米,体重约为12.9至17.1克;头和背部呈现出银灰至肉桂色,腰白色,尾巴黑色,下体灰褐色。
【外形特征】
黑喉草雀拥有独特的外貌,这标志性特征是黑色的领带状喉带。它们头顶为银灰色,眼间有一条黑色纹带展现在脸部;背部和翅膀被淡褐色至肉桂色覆羽所覆盖,尾部短小且圆润,呈黑色,胸腹部则为灰褐色;雌鸟与雄鸟外观相似,但雄鸟的黑色喉带较宽,喙尖更显著。幼鸟则呈现灰色喉部与两侧体色较深的特点。
【生活习性】
黑喉草雀通常栖息于开阔的林地或草地,喜欢接近水边的栖息环境。它们的食物以草籽为主,也会捕捉白蚁等小型昆虫为食,在干旱季节更是会集体活动觅食,有时与其他种类的雀鸟也聚集在一起。长距离通信的叫声是一种下落音调的哨叫(peew)或连读音“cheek”音,而警报信号则由快速重复的“cha”或“chee”味音构成。
【鸣叫特征】
黑喉草雀的鸣叫声宁静甜美,通常只有在10米范围内能听见,由一些短小的前引声符、逐渐音调提升的纯音主音符组成,最后以杂音结束。尽管黑喉草雀和长尾草雀的叫法与歌声类似,但是前者的声音要更加柔软。与长尾草雀相比,黑喉草雀的鸣叫更沙哑且音调更低,少了尖锐些的特征。
【繁殖习性】
这种鸟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雄鸟在求偶时,会抬高头并用草茎反复点头,同时显现出喉部黑色的领带,表达对雌鸟的爱意。它们通常在树中或者树洞里筑造松散、草茎编织的巢,巢口会经过专门开凿。一产4-6颗卵。孵化周期大约为12-14天,雏鸟期约为21-22天。从第4天起,幼鸟即可自发食用,两周后完全独立。
【外型辨识】
黑喉草雀以其黑色的特征性喉带而著名。雄鸟与雌鸟外观相似,但雄鸟的黑色喉带较宽,喙尖更显著;幼鸟则呈现灰色喉部与两侧体色较深的特点。
【保护状况】
黑喉草雀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红色名录 - LC),但指名亚种被列入濒危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地理分布】
黑喉草雀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北部,从昆士兰北部延伸至新南威尔士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