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lian Ground Jay
English name:Mongolian Ground Jay
Scientific name:Podoces hendersoni
【简介】
黑尾地鸦(Podoces hendersoni)是雀形目鸦科的地鸦属鸟类。主要分布在干燥草原及半沙漠地带。
【外形特征】
体长约28厘米,体重104至140克。头部至上部黑色并带有光泽,眼后有一条细黑线;脸部为淡沙褐色;翼部的白色部分较少,主要为蓝黑色,与白色的主翼羽的黑色尖端和基部形成鲜明对比;尾部黑色,有轻微的沙色边缘;下体发白。
【生活习性】
居住在平坦、岩石或砾石覆盖的沙漠及半沙漠地区。伴生植被包括豆科灌木、杏树及盐爪爪。活动区高度在1000米至1700米,但在3800米和低至200米的地方也有记录。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和植物为食,在繁殖季节主要捕食甲虫和小型蜥蜴。具有挖掘土壤寻找食物的能力,常见于地面或动物粪便中捡拾种子以及沿着道路寻找散落的粮食。遇到威胁时通常选择奔跑而不是逃跑。
【鸣叫特征】
发出尖锐的哨声和类似木响板的“咔嚓”声,但具体叫声特点还需进一步研究。
【繁殖习性】
通常在4月至5月期间筑巢繁殖。巢建于Prunus pedunculata树上。雄鸟承担更多的孵卵任务。早晨是最活跃的时间。
【外型辨识】
与白尾地鸦相比,黑尾地鸦尾部全黑、脸部颜色较浅,且二级飞羽上没有白色边缘。
【物种区别】
与白尾地鸦相比,黑尾地鸦尾部全黑、脸部颜色较浅,且二级飞羽上没有白色边缘。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IUCN定为无危(LC),并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为二级保护。
【地理分布】
分布于俄罗斯南部的图瓦共和国、蒙古国西部和南部,以及中国的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包括天山山脉及其东部延伸至青海东北部、甘肃、内蒙古西部和宁夏等地。
黑尾地鸦适应于干旱和荒漠环境,在春季繁殖季节将卵筑于灌丛中或者地穴内,巢的尺寸为直径12-18厘米。尽管面临栖息地丧失的威胁,但分布指数和数量较稳定,目前被特殊保护以确保其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