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n Grebe
English name:Junin Grebe
Scientific name:Podiceps taczanowskii
【简介】
秘鲁䴙䴘,学名为Podiceps taczanowskii,属于䴙䴘目䴙䴘科。该鸟类仅栖息于秘鲁中部胡宁大区的Lake Junin湖畔。这是一种不会飞行的稀有鸟类,现存成鸟数量约为50至249只,并且种群持续减少,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外形特征】
在繁殖期间,这种鸟展现出独特的外观特征:头部和眼上方呈现石板灰至黑色,耳羽上有银色羽毛点缀的延长簇毛。背部、颈后及上背部颜色一致,翼上有白色覆羽,下部脸侧、前颈和腹部为白色,临产喉部可能带有杏色,侧身和侧腹则呈灰色。非繁殖季节的颜色稍淡,头部特色羽毛多已不见。雌性和雄性在外观上极为相似,但雄鸟体型略大。幼鸟与非繁殖期成鸟相似,有时会有些褐色色调。
【生活习性】
秘鲁䴙䴘主要栖息于Lake Junin湖及其周边的芦苇湿地中。这种鸟类偏好在湖湾和通道中活动,靠近芦苇床筑巢和休息。它们以小鱼为主食,并可能捕食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秘鲁䴙䴘会发出悠长的哨音,包括"did-ith"、"wit"以及长达的"phooee-th"叫声,用于求偶。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雨季11月末至次年3月。它们会在芦苇床中筑巢,并且每巢产卵1至3枚,多为2枚。雏鸟孵化出来时覆盖着灰色绒毛,获取食物和生存能力较强。据统计,由于栖息地的稳定性低,仅约63.4%的成鸟成功繁殖后代。
【外型辨识】
与银䴙䴘相比,秘鲁䴙䴘体型较大,喙更长而细长,颈部更长且窄,脸部侧面较暗。与其他同域物种Podiceps juninensis相比,该物种体型较大,喙显著更长,且颈部更长。
【保护状况】
截至2020年,秘鲁䴙䴘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减少,现存成鸟估计不超过50至249只。其栖息地Lake Junin受到污染和水位波动的威胁,导致种群下降。胡宁湖已被设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管理力度不足,保护效果有限。
【地理分布】
秘鲁中西部胡宁大区内的Lake Junin是该物种唯一的已知栖息地。该地区海拔4080米,湖水面积约为140平方公里,很浅,只有5-10米深,被广阔的芦苇湿地所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