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mbian Grebe
English name:Colombian Grebe
Scientific name:Podiceps andinus
【简介】
哥伦比亚䴙䴘是一种生活在哥伦比亚安第斯山脉东部博戈塔高原湿地的鸟类,特别是托塔湖地区。它们曾一度广泛存在,但现已灭绝。
【外形特征】
- **繁殖季节**: 头部大部分为黑色,头顶略带暗灰色,有黄色和栗色的耳羽;前颈和胸部为栗色;后颈和上身黑色;翅膀上有白色大斑块位于次级飞羽后方及部分内侧主飞羽;两侧和腹面为黄褐色,腹部白色。
- **非繁殖季节**: 相似,但喉咙和前颈可能有白色斑点。雄雌相似,幼鸟特征不明。
- **其它特征**: 眼框橙黄至粉红,喙黑色,腿深绿灰色。
【生活习性】
栖息在淡水湖泊和平缓的开阔水域,特别是在高芦苇床和浅水区丰富的沉水及浮水植物环境中。繁殖季节大多集中在8月至9月。食物主要包括水生昆虫,可能也通过叶子捕食。
【鸣叫特征】
沟通特征未见描述。
【繁殖习性】
- 不足信息,仅有少数关于雌鸟准备产卵的观察记录,主要繁殖时间可能为8月至9月。
【外型辨识】
与黑颈䴙䴘相比,前颈和胸部通常呈现栗色而非黑色,耳部颜色更深、更偏栗色,头顶更高,翅膀较短,喙略显粗大。
【物种区别】
与黑颈䴙䴘相比,前颈和胸部通常呈现栗色而非黑色,耳部颜色更深、更偏栗色,头顶更高,翅膀较短,喙略显粗大。
【保护状况】
由于人工湿地排水、外来彩虹鳟鱼的引入、农药污染、芦苇收割和捕猎的推动物种灭绝。鉴于农业灌溉所引发的湿地生态破坏,如水位下降及其它负面影响,包括污染物积累和外来物种入侵,进一步使其数量锐减直至灭绝。
【地理分布】
分布于哥伦比亚中部安第斯山脉东部的博戈塔高原湿地,特别是托塔湖区域,海拔约为3,015米。IUCN评级: EX(已灭绝)。最后一次观察是在1977年,随后在1981和1982年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但再未发现这一物种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