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loceidae > Ploceus > Preuss's Weaver
Preuss's Weaver

Preuss's Weaver

English name:Preuss's Weaver

Scientific name:Ploceus preussi

【简介】
金背织雀(学名:Ploceus preussi),又称Preuss's Weaver,是一种生活于非洲热带地区的织雀科鸟类。其具有明显的金色胸背部和黄色冠部,延伸到尾上覆羽,是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的一员。在非洲的几内亚、加纳、喀麦隆至加蓬、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等地区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
雄性金背织雀前额到眼睛为橙褐色,后冠和颈背为橙褐色;背部和肩部为金色,部分中央羽毛为黑色;臀部为黄色,翅膀和尾部部分羽毛为黑色;面部、两侧脸部、喉部为黑色;胸部为金色,中央有一橙褐色斑块;腹部、胁部、大腿和尾下覆羽为金色。雌鸟外形相似,但前额为黑色,冠部为橙褐色至黄色,胸部缺少橙褐色斑块。幼鸟头部橄榄绿色,嘴淡棕色。

【鸣叫特征】
该鸟种通常保持安静,但有时会发出尖锐的“chwep”叫声。

【生活习性】
金背织雀主要以昆虫和它们的卵、幼虫为食。它们也会捕食草蜢、毛虫、蜘蛛以及其他树皮上的虫类。有时它们也会在离地面约10米的高度觅食。通常栖息在树干和树皮上,偶尔也会在长满附生植物的树枝上觅食。它们通常成对活动,组群内成员最多四只,代表一个家庭单位。有时会与共存鸟种如黄顶织雀、金冠啄木鸟、暗色山雀、细嘴绿鹎、Western Black-headed Oriole和灰颏绿食蜜鸟等组成混群。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该鸟种在利比里亚活动时间为11月,喀麦隆为8月,刚果共和国为3月、6月、8月及12月。在筑巢行为上,它们一夫一妻制且各自独立筑巢。一个巢呈球形,入口在下方,主要由灰色苔藓编织,再用棕榈叶条固定,安全地安置在距离地面约11米的小树枝上。幼鸟由雌雄共同喂养。

【外型辨识】
与黄顶织雀的区别在于,金背织雀有较明亮的下背部和臀部,且它们在树枝和树干上具有更强的攀爬能力。与褐顶织雀相比,则是后者头部颜色更深,并偏好山区环境。

【保护状况】
目前,金背织雀被IUCN评定为无危(LC)物种,但其分布范围零散,局部较为常见。但由于森林栖息地在其分布区域正遭受分割和砍伐,导致其栖息地状况受到威胁。

【地理分布】
该鸟种主要分布在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分布于非洲的热带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