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loceidae > Ploceus > Nelicourvi Weaver
Nelicourvi Weaver

Nelicourvi Weaver

English name:Nelicourvi Weaver

Scientific name:Ploceus nelicourvi

【简介】
纳利织雀属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学名为*Ploceus nelicourvi*,又称Nelicourvi Weaver。该物种专属于马达加斯加地区。

【外形特征】
雄性纳利织雀的特征包括黑色的额到头顶及耳羽区域,形成黑色盔状结构,上体颜色呈均匀的橄榄绿色,尾部为褐绿色;下颏和喉咙到胸部为黄色,有黄色和橙色光泽;胸部橄榄色领环狭窄,下腹部、腹部、胁部和大腿均为灰色。尾下覆羽为红栗色。虹膜为棕色至暗红棕色,喙为黑色,腿为灰色。雌性与雄性类似,但头部黑色区域主要由黄色替代,仅眼上方呈暗灰色,冠呈橄榄色延伸至眼后和较暗的耳羽;腿灰色至肉粉色。幼鸟的头部颜色为绿褐色,眼上方和喉部具黄色斑块。最年轻鸟类的喙可能均匀浅色,通常呈黄褐色并带有黑色斑点。

【生活习性】
纳利织雀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湿润山地森林及低地森林栖息,但也能见于硬叶山地森林、灌木丛和茂密地带。纳利织雀以昆虫为主食,通过单独或小群体的方式觅食。其巢穴悬挂在开阔地带,具有独特的设计,由草和棕榈纤维构成,外形似药瓶,拥有长达20厘米的通道。通常悬挂于树、藤或竹茎之上,栖息于2至7米的空高位,通常远离林冠。

【鸣叫特征】
纳利织雀的鸣声为尖锐的嘶嘶声,叫声为重复的沙哑声响。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偶尔加入混合觅食群。

【繁殖习性】
繁殖期发生在9月至12月,一夫一妻制,可能建立长期伴侣关系。雄鸟建造单独悬挂的巢穴,有时与其他相同性别的巢穴相邻而建。巢的内部空间均匀,基础部分由棕榈纤维构成,受孵化的巢蛋由雌鸟孵化,孵化期通常为15天。成年后,纳利织雀会享用双亲共同喂养的食物。

【外型辨识】
纳利织雀区别于近缘种萨卡织雀,羽毛更为光滑,无条纹。与林织雀、红织雀相比,上体颜色更均匀,缺少显著的红色特征。

【保护状况】
纳利织雀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纳利织雀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北部的安布雷山及东部,从塔拉塔纳纳山脉往东至萨姆巴瓦,南至托拉加纳罗。此外,该地区亦为印度洋所环绕,纳利织雀随之与群岛附近岛屿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