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latysteiridae > Platysteira > West African Wattle-eye

West African Wattle-eye

English name:West African Wattle-eye

Scientific name:Platysteira hormophora

【简介】
西非疣眼鹟(学名:Platysteira hormophora),又称West African Wattle-eye,属于雀形目疣眼鹟科饰眼鹟属。这种鸟体型短胖,尾部较短,主要生活于非洲热带雨林。

【外形特征】
雄鸟主要为黑白相间,颈部有白色项圈和宽阔的黑色胸带。雌鸟外表主要是栗色与白色的毛色,并且头部大部分为灰色,眼周都有蓝紫色肉垂。
西非疣眼鹟体型长度约为10厘米,体重在11.4至12.8克之间。这种鸟体型短胖,几乎无尾,且眼周有明显的肉垂。雄性拥有明显的白色颈圈和较窄的黑色胸带,喙相对较短。雌性下体的栗色减少,眼肉垂较大且显著。

【鸣叫特征】
西非疣眼鹟的鸣声多样,由短暂重复的音符组成,时而清晰哨音或仿蛙鸣声,鸣叫频率可高达每分钟72个音符。

【生活习性】
西非疣眼鹟栖息在原始和老二次半常绿热带雨林的遮阴下层,靠近溪流,也常见于附近的灌木和农场边缘。它们主要捕食昆虫,例如小型甲虫和蚱蜢,觅食行为从林下层至上层扩展至高达30米的高度。经常与其他鸟类一起活动。

【繁殖习性】
西非疣眼鹟在多种季节中都有筑巢记录,幼鸟孵化并依赖食物供应的时期集中在1月至6月。在观察中可见,迁徙前的求偶展示在雨季发生,幼鸟于冬季依赖父母,而随后繁殖期再次激活。

【外型辨识】
与D. castanea十分相似,区别在于成年个体眼肉垂更大,雄性特有的白色颈圈和较窄黑胸带与更短的喙更加明显,雌鸟下方则减少栗色。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该物种定为“无危”(LC),这表明它们分布广泛,生存在大型森林地区及小面积森林中。在某些地方,如利比里亚,估计有超过40万对,但在其他如沃尔特森林中面临砍伐造成的生存威胁。种群数量整体相对稳定。

【地理分布】
西非疣眼鹟在该区域内活动频率高,在许多国家是可以见到的鸟类。它们广泛分布于西非,从塞拉利昂至贝宁,并包括象牙海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