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rican Pitta
English name:African Pitta
Scientific name:Pitta angolensis
【简介】
非洲八色鸫是一种独特且美丽的鸟类,因其隐蔽的生活习性和罕见露面而著称。该物种多数栖息在非洲的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带,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撒哈拉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外形特征】
体长18至20厘米,体重雄鸟79至92克,雌鸟81至98克。头部为黑色,眼眉宽而呈黄褐色。上体鲜绿色,臀部和尾上覆羽为天蓝色,尾羽为黑色;初级飞羽黑色且尖端较淡,上覆羽具白色斑块;喉咙为白色并带有粉色,胸部和两侧为深黄色,且常带有金色绿晕,腹部和下尾羽鲜红;虹膜为红棕色到灰棕色;喙为黑色;脚为粉红到灰白色。幼鸟颜色较为暗淡,更棕色,羽毛中蓝色较少,腹部和泄殖区粉红色,橙色喙中央有一条黑带。
与非洲绿胸八色鸫相比,非洲八色鸫胸部为黄色,而非绿色,喉咙较为粉红,上体更鲜绿。长翅亚种体型较大,翅膀较长且更尖,羽毛更亮且略浅;pulih亚种最小,腹部红色范围更广,翼上白色斑块较小。
【生活习性】
非洲八色鸫偏爱半落叶和常绿雨林、灌木丛以及富含下层植物的湿地。在非繁殖季节,一些种群会进行内部迁徙至东非的干燥次生林开阔地带。它们主要分布在低地与丘陵,最高可达1000米。在某些地区,如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南部,它们较为常见;而在尼日利亚西南部和科特迪瓦,它们的数量则较少。夜行性迁徙是该物种的一个显著特征,有时会在人工光源引起迷途。
【鸣叫特征】
非洲八色鸫的主要叫声包括短促、响亮、尖锐的“ouit”或“wheet”,伴有一系列机械式的“prrrt”声,整个叫声也可描述为“ffrrueep”或“ffrueep”。个体间发出类似青蛙叫声的“(g)rk”声、咕噜声及粗哑的“hggg”声用作警戒。圈养条件下,它们还发出了低沉的“skeeow”叫声。
【繁殖习性】
非洲八色鸫一般在9月塞拉利昂、3月至9月利比里亚、7月加纳以及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其他地区进行繁殖。典型的领地为3000至3600平方米。巢呈穹顶状,直径25×35×20厘米,外侧入口宽7至8厘米;由枯叶、叶片和多刺树枝组成,其内衬有助于壮大巢穴结构。通常将巢筑于2至8米高的多刺树上,每次3枚卵,具有不规则的褐色、灰褐色及划痕状斑点,平均大小约27×23毫米。关于孵化及育雏具体时长尚不明确。
【保护状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非洲东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南部较为常见。
西和中西部非洲:分布于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喀麦隆和加纳,数量丰富。
中南部非洲:例如加蓬、赤道几内亚、赞比亚、安哥拉、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几内亚、马拉维、卢旺达、南非、乌干达、布隆迪、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