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amnophilidae > Pithys > White-masked Antbird
White-masked Antbird

White-masked Antbird

English name:White-masked Antbird

Scientific name:Pithys castaneus

【简介】
白脸蚁鸟(学名:Pithys castaneus),又称作白面蚁鸟,属于雀形目蚁鸟科白羽蚁鸟属的鸟类。该物种仅分布于秘鲁东北部低地雨林中的沙质土壤区域。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14厘米,主要为鲜亮的栗红色羽毛,头顶部、颈背部、耳羽下部以及喉部侧面为黑色。眼周、脸颊、下颌与喉部中央则为白色,呈现出特立独行的面具状外观。而幼鸟的羽毛较暗,面部的白色斑块较小,头部的黑色羽毛被烟灰色替代。雄鸟和雌鸟外貌相似,虹膜为深棕色至棕色,腿为橙褐色至褐色。

【鸣叫特征】
白脸蚁鸟发出上升的、尖锐如哨音的鸣叫,从“huuuuuureee”开始,并伴有些许轻柔的“tur'e'e”。

【生活习性】
白脸蚁鸟生活在低海拔森林的下层,常在富含棕榈树苗的环境中活动,习惯于在行军蚁群周边捕食逃离蚁群的昆虫。这种捕食行为是其重要的食物来源和支持其生活的关键手段。该鸟类不进行长距离迁徙,活动范围较小且固定。

【繁殖习性】
有关其繁殖行为的信息有限,通常在7月可观察到幼鸟,具体的繁殖细节尚不详,但推测繁殖活动集中于雨季,以确保幼鸟孵化后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并获得对应的生存几率。

【外型辨识】
白脸蚁鸟与近缘种白羽蚁鸟在外形上有显著区别,前者体型更小,背部和翅膀的羽毛呈现板岩灰色,面具有较长的白色羽毛,因此在可能的混淆区域内不会误认。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白脸蚁鸟列为近危物种(NT)。其种群估计在1500至7000只成熟个体之间,且数量在缓慢下降。这反映了其面临的生态环境破坏、栖息地退化的威胁。严格保护措施正在探讨和实施中。

【地理分布】
白脸蚁鸟仅有有限的地理范围分布,局限于秘鲁北部的亚马逊斯省东北部至洛雷托西部的小区域。其局限性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是其繁衍与生存现状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