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yrannidae > Piprites > Wing-barred Piprites
Wing-barred Piprites

Wing-barred Piprites

English name:Wing-barred Piprites

Scientific name:Piprites chloris

【简介】
斑翅娇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森林鸟类,整体外形类似大型的拟态鸟,具有大头、短喙、深色大眼睛和明黄色眼环。学名Piprites chloris,别称Wing-barred Piprites,由Temminck于1822年命名。

【外形特征】
斑翅娇鹟全身呈现出橄榄绿色,黄色下体配以灰色的面罩,并且两侧具备醒目的翼带。具体特征如下:
- 头部与面部:具金黄色前额和脸颊,橄榄绿色冠部和颈部稍显灰色。
- 飞羽:上翼覆羽和三级飞羽有大而显眼的奶油至白色端斑,尾巴边缘呈淡黄绿色。
- 下体:腹部呈现黄色,胸部有时混有淡绿色。
- 其他特征:虹膜为暗色;喙呈灰白色;脚均匀呈浅粉色或粉色。

【生活习性】
斑翅娇鹟栖息于湿润的热带或亚热带森林环境中,尤其是成熟次生林地及潮湿的林地。它们特别偏好分布于下层植被或高藤蔓上。主要依赖捕食昆虫生存,同时偶尔取食小果实。这种鸟类在垂直高度分布上广泛,从1000米以上海岛的云雾林直至低海拔地区可见。

【鸣叫特征】
其鸣叫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远播性质,例如 "whip, pip-pip, pidipip, whip"。声音虽多变,总是带有犹豫的节奏,这是根据观察所得的典型特征。

【繁殖习性】
雄性斑翅娇鹟在繁殖季节活跃,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各自的繁殖高峰期。雌鸟单独孵化和抚育幼鸟,直到14天后幼鸟具备离巢能力。每巢通常产卵2枚,孵化期大约为18至21天。

【外型辨识】
斑翅娇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森林鸟类,整体外形类似大型的拟态鸟,具有大头、短喙、深色大眼睛和明黄色眼环。体长12.5至14厘米,体重15至21克。全身呈现出橄榄绿色,黄色下体配以灰色的面罩,并且两侧具备醒目的翼带。

【保护状况】
斑翅娇鹟分布广泛,主要栖息南美洲的南北部,包括亚马逊雨林区域,以及东南部的低地雨林。它们频繁出现在森林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然而,由于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该物种在某些地区的数量在显著下降。值得庆幸的是,它们在受保护的地区内仍然发现。

【地理分布】
斑翅娇鹟主要栖息南美洲的南北部,包括亚马逊雨林区域和东南部的低地雨林。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较为稀少,在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的数量相对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