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Cracidae > Pipile > Blue-throated Piping Guan
Blue-throated Piping Guan

Blue-throated Piping Guan

English name:Blue-throated Piping Guan

Scientific name:Pipile cumanensis

【简介】
蓝喉鸣冠雉(学名:Pipile cumanensis)是一类分布在南美洲的中等体型鸟类,隶属于鸡形目凤冠雉科鸣冠雉属。这种鸟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其巨大的裸露白色面部、翅膀上的白色斑块和喉咙处的肉垂。

【外形特征】
蓝喉鸣冠雉身材居中,体态黑白色,绿光泽在肩部、翅膀和尾巴部位非常明显。额头、头顶和颈背为白色,遍覆宽大的褐色斑纹。翅膀外侧覆羽上展示大面积白色斑块,而内侧覆羽则散布更多白色斑点。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下垂的长而细的蓝色喉肉垂,此特征颜色通常为蓝色,偶尔呈现暗紫色或黑色,而肉垂周围的眼周皮肤呈白色或蓝色。

【鸣叫特征】
蓝喉鸣冠雉在黎明或黄昏时发出上升且鲜明的哨音,通常由缓慢然后再逐渐延长的哨声组成。

【生活习性】
蓝喉鸣冠雉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低地雨林,特别是在亚马逊盆地的热带湿润森林区域。它们经常在河流附近树冠层或地面觅食,最常选择距河流约100米范围之处。以果实和树叶为食,尤其是偏好无花果。繁殖季节后会形成多达30只的群。

【繁殖习性】
蓝喉鸣冠雉的繁殖期一般从8月至次年4月,对应当地的雨季。巢位于结构复杂的森林高处,通常由树枝构建。每窝蛋数量从1枚至3枚不等,孵化期24至28天,幼鸟的离巢时间未记录。

【外型辨识】
与鸣冠雉相比,蓝喉鸣冠雉颜色更黑且身体各部位带有更明显的光泽。它较窄的冠羽更为尖锐,翅部的白色斑块略大,胸羽的白色边缘明显更宽。与红喉鸣冠雉相比,前者喉部肉垂多为蓝或不仅限于红色,且白喉标记同等或更大而覆盖更多黑色斑点。

【物种区别】
白喉鸣冠雉与之存在可识别的分布区域,其头部与颈部分布保持局部白色,拥有黑色或棕色斑纹的颈后延伸形成了更大范围的白色斑块,而喉部肉垂则更加细长、下垂状,上体颜色可较接近于橄榄绿。翼部白色斑块较大且更均衡。

【保护状况】
蓝喉鸣冠雉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蓝喉鸣冠雉分布范围覆盖了亚马逊盆地的多个南美洲国家,从哥伦比亚东北部至委内瑞拉、圭亚那,途径巴西西部以及秘鲁等地,这些鸟类栖息地区海拔高度也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