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SITTACIFORMES > Psittacidae > Pionus > White-crowned Parrot
White-crowned Parrot

White-crowned Parrot

English name:White-crowned Parrot

Scientific name:Pionus senilis

【简介】

(英文名:White-crowned Parrot,学名:Pionus senilis),是鹦形目鹦鹉科裸眼鹦哥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

【外形特征】

白冠鹦哥体长约24厘米,体重约193至229克。其头部特征明显,前额至头顶及中部冠羽呈白色,两侧嘴角至耳上部暗绿,耳下部和颈部边缘蓝灰色。脸部和颈背部分带有暗绿色,翼羽呈绿色且边缘淡黄,尾下覆羽及尾基部红黄色,尾羽呈绿色,外侧蓝色。腹部与背部均为绿蓝色调。雌鸟形似雄鸟,但体色稍暗淡。幼鸟头部、颈背至胸部绿色,少有或无白色,腹部分部带有蓝绿色环带。

【鸣叫特征】

飞行时发出重复响亮的刺耳声“crreet!”;停歇时则发出多种刺耳尖锐叫声。

【生活习性】

白冠鹦哥栖息于热带湿润的常绿森林、松林-栎树林、云雾林等,活动范围一般在海拔1600米以下,但在墨西哥偶尔可发现高达2300米处。飞行时翅拍深沉有力。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自3月持续至6月,鸟巢通常建于树洞或棕榈残桩中。每巢产卵3至6枚,卵径约为33.8至35.6毫米×23.8至26.2毫米,由母鸟孵化26至28天。幼鸟雏鸟期间至少需待在巢中54至68天。

【外型辨识】

白冠鹦哥的独特之处在于飞行风格呈现出深沉用力的翅膀拍动,这与白额鹦鹉和红额鹦鹉的快速轻柔拍动区别明显。白冠鹦哥的白色冠斑以及蓝绿色构成的襟部是它显著的外貌特征。

【物种区别】

白冠鹦哥的独特之处在于飞行风格呈现出深沉用力的翅膀拍动,这与白额鹦鹉和红额鹦鹉的快速轻柔拍动区别明显。白冠鹦哥的白色冠斑以及蓝绿色构成的襟部是它显著的外貌特征。

【保护状况】

该物种在IUCN红名单中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LC),受CITES II级保护。在哥斯达黎加的数量可观,尼加拉瓜西部则因为栖息地丧失而导致数量减少,在巴拿马境内的某些地区局地稀少。

【地理分布】

白冠鹦哥主要分布在从墨西哥东北部(南塔毛利帕斯),经加勒比海斜坡,直至巴拿马西部(奇里基省、博卡斯德尔托罗省)。哥斯达黎加尤以中央谷地为繁殖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