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eated Parrot
English name:Pileated Parrot
Scientific name:Pionopsitta pileata
【简介】
红顶鹦哥(学名:Pionopsitta pileata)是鹦形目鹦鹉科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巴西东南部、阿根廷东北部及巴拉圭东部的大西洋沿岸森林及其周边地区。该物种体长约22厘米,体重介于98至120克。
【外形特征】
红顶鹦哥雄性个体具有明显的红色额头和眼部周围,其余部分为绿色,翅膀和尾巴边缘有着淡淡的蓝色。雌性个体除头部未着红色外,体色基本一致,但在额头和胸部呈现出淡蓝色的斑块。幼鸟的特征与成鸟相比仍具有明显的差异,雄鸟的红色额部要比成鸟少,雌鸟的翼缘蓝色也较为稀少。
【鸣叫特征】
这种鹦鹉在飞行时会发出尖锐的高音“skreee”或者较为低音的“kurrurreee”声,停留时的叫声则与飞行时相区别,是一种节奏性较强的鸣叫。红顶鹦哥偏好栖息在海拔高达1500米的潮湿森林和山地森林中,特别是在以Araucaria树为主的低地森林中广泛分布。
【生活习性】
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在抄近道或者转移栖息地的习性,在除巴西地区之外的特定出域更加明显。红顶鹦哥的食性较杂,吸收花蜜、果实、种子、Eucalyptus树皮及多种植物的果实。
【繁殖习性】
红顶鹦哥的繁殖季节通常出现在11月,它们在树洞中筑巢,一般野外每巢产2枚卵,而在圈养环境下产卵数量可达3至4枚。孵卵期为24天,幼鸟在孵化52至54天后出巢。红顶鹦哥在繁殖行为上表现出高度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经常作为伴侣鸟成对繁殖。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数据,红顶鹦哥被列为低危(LC)物种,但近年来它们数量显著减少,CITES I保护级别加强了对其采集的限制。尽管面临森林破坏导致的生境丧失,但在巴西Paraná和邻近州及巴拉圭Alto Paraná的地区仍有较大种群。
【地理分布】
红顶鹦哥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巴西东南部(Bahia到Rio Grande do Sul)、阿根廷东北部的Misiones省和巴拉圭东部。这种鸟类已知在19世纪中叶以来就居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