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k-throated Woodpecker
English name:Streak-throated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Picus xanthopygaeus
【简介】
鳞喉绿啄木鸟(学名:Picus xanthopygaeus)属于鴷形目啄木鸟科绿啄木鸟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成鸟平均长30厘米,体重介于83-111克之间。雄鸟头顶从额头到后冠呈红色,雌鸟则为黑色。两性均带有灰色条纹。眼睛周围呈现出灰色,有时有棕色条纹,腮部具白纹,下颌有黑色条纹被淡色边缘模糊。下颚基部淡黄色。背部是黄绿色,臀部和大部分上尾覆羽黄亮色,有时混有橙色羽毛。下体为白色到淡黄白色,胸部有绿色晕染,羽毛边缘和尖端呈橄榄色,形成明显的鳞状图案。腹部的鳞状图案有时比较分散。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平原地带的开阔森林中,也包括竹林、果园和次生林。它们常单独活动,不仅在树上觅食,还会到地面寻找食物。主要以蚂蚁和昆虫为主食。
【鸣叫特征】
能发出尖锐的单音“queemp”,伴随敲击声。
【繁殖习性】
该鸟种于1-5月在印度,4-9月在斯里兰卡,以及3-5月在东南亚进入繁殖期。巢穴由双亲共同挖掘,通常位于树干或大枝上,深约30厘米左右。高度范围从0.6米到4-8米不等。每窝产卵3至5枚,卵为白色,大小约为26-27mm×20-21mm。
【外型辨识】
区别于灰头啄木鸟,它们有白色颊纹和腹部绿色鳞状斑;雌鸟顶冠黑色;与斑胸绿啄木鸟相比,它们眼睛颜色较淡、颊纹更明显、喉咙和胸部带条纹,以及下方的鳞片外观较少。
【保护状况】
该物种在IUCN名录中被评价为无生存威胁(无危,LC)。虽然在某些地区如印度次大陆较为常见,但在不丹、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相对罕见且分布有限。在中国云南、缅甸和泰国数量不多,越南极为少见。在印度和尼泊尔的多个国家级公园内有记录。
【地理分布】
该鸟种分布在北印度、南坡喜马拉雅山脉、尼泊尔东部、缅甸和中国西南部(主要是云南西部),并向南延伸至斯里兰卡,以及泰国的北部和西部,Tenasserim,柬埔寨,老挝南部和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