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mson-winged Woodpecker
English name:Crimson-winged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Picus puniceus
【简介】
红翅绿啄木鸟(英文名:Crimson-winged Woodpecker,学名:Picus puniceu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中的绿啄木鸟属成员。其身体长约25厘米,体重介于66至96克之间。
【外形特征】
雄鸟带有深红色额部至后冠部,以及橄榄绿色的脸部和酒红色的“胡须”。脖颈其余部位为橄榄绿色,尾巴上部呈现棕色。上体为暗绿色,翅膀覆羽红色,次级飞羽外缘带有黄色斑点。下体为橄榄绿色至暗绿色,带有两侧斑点或者小人字形花纹。
【鸣叫特征】
红翅绿啄木鸟发出高音的“kee-dee”声,其中“kee”发音较高,“dee”较低且通常反复数次,有时会带有下降的音调。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包括原始林和次生林,从低海拔到较低海拔的山区都有分布。它喜欢存在分散高大树木的区域。在觅食时,红翅绿啄木鸟偏爱在树干与大树枝上寻找食物,主要猎食蚂蚁和白蚁,偶尔也会涉及到叶蝉等昆虫。通常单独活动,但也会成对出现或偶尔与其他鸟类混群。
【外型辨识】
系统学历史、饮食和觅食行为的具体细节目前还未详尽描述,不过与此相似的鸟种包括Checker-throated(喉部有斑)和Banded(环纹)woodpeckers,而独特的红色冠羽和绿色体羽帮助区分红翅绿啄木鸟。
【保护状况】
IUCN将这个物种列为未知状态。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鸟类红色名录的资料,红翅绿啄木鸟并不被视为需要特别保护。
【地理分布】
下到马来半岛上,红翅绿啄木鸟主要分布于大巽他群岛,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泰国。具体到其生存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在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区,红翅绿啄木鸟广泛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