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zea Piculet
English name:Varzea Piculet
Scientific name:Picumnus varzeae
【简介】
学名:Picumnus varzeae
英文名:Varzea Piculet
分类:巴西姬啄木鸟属于典型的鸟类,归属于鸟纲鴷形目啄木鸟科姬啄木鸟属。这种小型鸟类由德国-巴西鸟类学家Emilie Snethlage在1912年首次描述。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巴西姬啄木鸟的头部为黑色,前额部位是红色,头顶点缀白色斑点,面部为深棕色,部分羽毛带有黑白相间的尖端。背部颜色从淡橄榄棕到绿褐色不等,通常带有细微的黑色条纹。翅膀颜色为深褐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边缘较浅。尾巴深褐色,其中内侧的两对尾羽内部边缘大部分为白色,而外侧的两对尾羽末端带有一条窄白带。下颌和喉咙呈现深棕色,带有细小白斑纹。下体颜色多样,通常为棕色或绿褐色,黑色羽毛边缘白色,形成行状排列。
雌鸟与雄鸟相似,但头部没有红色。幼鸟与成鸟类似,但是下体条纹更明显。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于亚马逊河沿岸的季节性泛洪森林低地,偏好密集的下层植被。其迁徙状况尚不完全清楚,推测为居民型鸟类。具体的觅食行为和食物种类尚未有明确数据。
【鸣叫特征】
目前关于巴西姬啄木鸟的鸣叫声和声音行为记录资料相对有限。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大约在6月至十二月之间,观察到九月间有幼鸟活动。但关于繁殖生态的其他细节尚未充分研究。
【外型辨识】
与其它相近物种如姬啄木鸟和白斑姬啄木鸟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有时会有杂交现象发生。它们的重要区别在于前额的颜色和下体的条纹模式。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巴西姬啄木鸟被列为近危(NT)物种;同时在巴西也被列为濒危物种。迫切需要收集更多有关其生态和繁殖生物学资料的研究。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尤其是亚马逊州的Rio Negro到帕拉州西部的Rio Tapajós地域,分布的走廊大约长850公里,宽度为275公里。它们主要栖息于亚马逊河沿岸的季节性泛洪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