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otingidae > Phytotoma > Rufous-tailed Plantcutter
Rufous-tailed Plantcutter

Rufous-tailed Plantcutter

English name:Rufous-tailed Plantcutter

Scientific name:Phytotoma rara

【简介】
棕尾割草鸟(Rufous-tailed Plantcutter)学名Phytotoma rara,是一种伞鸟科的鸟类。

【外形特征】
体长约18至20厘米,体重38至44克。雄鸟具栗色头顶,黑褐色侧面,后颈及上体灰褐色带有宽幅的黑褐色条纹,翅膀黑褐色,有白色翼杠;尾巴黑色,基部及内侧部分呈红棕色;下体橙红,腹部最浅,而下翼覆羽和尾下覆羽呈暗色;翼下覆羽具有细微的红灰色尖端及外侧尾羽上的宽幅红棕色亚端带。雌鸟头部侧面和上体浅灰褐色,带有宽幅的黑褐色条纹;翼有两道窄淡黄色翼杠,下体淡黄色,有深褐色条纹,腹部相对单一;幼鸟整体灰褐色,带有窄淡黄色翼杠。

【生活习性】
棕尾割草鸟栖息在开阔的多刺灌木丛、森林边缘、诺托法古斯森林空地和次生林里,也见于农田、树篱、果园、葡萄园和花园等地。其主要食物是草本植物,特别是豆科植物的芽、嫩枝和叶片。除此之外,它们也会食用浆果与浆果类食物,以及少量昆虫。在雏鸟时期,食物主要为昆虫。

【鸣叫特征】
棕尾割草鸟发出机械般的嘶声,声音起初音节迅速加速上升,音量和音调略有增强,之后的'errrrrrrr'如同老式闹钟上弦的声音。在联系时,其叫声为机械式的'rara-rara'。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10月至11月及12月至1月,卵期通常出现在1月和10月至12月期间,而雏鸟期在11月,该物种每窝产卵2至4枚,偶尔也可产5至6枚,但这一数量被认为不太可靠。灰烬中孵化期约为两周。

【外型辨识】
棕尾割草鸟的显著特征包括雄鸟的栗色头部和明显的翼杠、雌鸟的条纹下体和淡黄色翼杠,以及它们特有的红色眼和尾部基部的红棕色斑块。

【保护状况】
棕尾割草鸟分布于智利和阿根廷西部的广阔区域,其中下至马加兰斯,上至阿塔卡马;以及下至圣克鲁斯,上至门多萨。该物种广泛分布且为数量较为丰富的鸟类,尚未面临来自伤病或捕猎等的直接威胁。因此,棕尾割草鸟被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且编号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尽管森林的碎片化和斑块的形成对其他鸟类物种具有负面影响,但由于棕尾割草鸟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对其种群基本没有负面影响。由于棕尾割草鸟有时会对菜园和果园造成侵扰,被人类视为害鸟,但其因其能适应由人类侵占造成的环境条件,在城市和破碎森林环境中仍能良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