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ese Leaf Warbler
English name:Japanese Leaf Warbler
Scientific name:Phylloscopus xanthodryas
【简介】
日本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xanthodryas,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它的英文名为Japanese Leaf Warbler。曾被认为是极北柳莺的一个亚种,但在外观和鸣叫声上有显著区别。
【外形特征】
日本柳莺体长约12-13厘米,体重约9.8-13克。头部略倾斜,长翼,喙宽厚,具明显黄白色眉纹,眼睛下方印有深波绿色眼纹。以雄鸟为例,上羽偏亮橄榄绿色,尾比肩略短,尾羽主要绿色,边缘黄色。喉部和胸部偏黄,腹部呈白色或近白色。虹膜为深褐色,喙为灰褐色或微偏黄色,基部微黄;双腿的颜色则从淡黄色至橙棕色不等。雄雌体型相似,幼鸟则更加暗淡,胸部和侧腹带有淡棕色或淡黄棕色条纹。
【生活习性】
日本柳莺是迁徙性的鸟类。繁殖期间,它们主要活动于落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及灌木丛中,偏好茂密的林下植被,栖息在海拔1500-2500米左右的区域。非繁殖期,则常见于1800米以下的混合落叶和常绿林边缘、农田附近及花园等区域。它们以陆生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
【鸣叫特征】
日本柳莺的鸣叫声类似'茨奇茨奇茨奇...',持续时间约为1.5-2秒,其节奏与极北柳莺的相似,但是音调却更低。此外,它们还会常夹杂'brrt'音节,这一特征与极北柳莺的鸣叫有所区别。它还发出干涩的'brrt'或'brr-brrrt'声,有别于堪察加柳莺的鸣叫,音调更低但不若其嘶哑。
【繁殖习性】
日本柳莺的繁殖季一般为每年的六月至八月,在这期间通常能产下的卵量约为4-5枚。一个巢通常是一个侧面有开口的球形巢,用苔藓、细根、草茎、芦苇碎片以及一些动物毛发等材料建造而成。雌鸟负责筑巢和孵卵,大约需要12至13日来孵化完成。雏鸟需要双亲的照顾,通常在13至14天后可以离巢活动。
【外型辨识】
日本柳莺与极北柳莺在外形上有显著区别:上羽偏亮橄榄绿色,尾比肩略短,尾羽主要绿色且边缘黄色;喉部和胸部偏黄而腹部呈白色或近白色。这些特征有助于区分两种鸟类。
【保护状况】
虽然目前日本柳莺被分类在无危(LC)等级,但中杜鹃频繁寄生其巢穴。应注意该类别已列在《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地理分布】
日本柳莺的繁殖地包括日本中部和南部,即本州、四国及九州等地。冬季它们可能迁徙至台湾、菲律宾乃至印尼北方地区,但具体的冬季活动范围尚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