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hylloscopidae > Phylloscopus > Radde's Warbler
Radde's Warbler

Radde's Warbler

English name:Radde's Warbler

Scientific name:Phylloscopus schwarzi

【简介】
巨嘴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schwarzi),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俗名大眉草串儿、健嘴丛树莺。这种鸟类体态圆润,上体呈橄榄褐色,喉部白色,具有边缘黑色的白色眉纹。雏鸟的上体呈橄榄绿色,胸部和腹部呈淡黄色。巨嘴柳莺的繁殖区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至俄罗斯东南部和北韩,冬季则迁徙至东南亚。该物种是强烈的候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版本中作为无危物种(LC)。巨嘴柳莺由于其广泛的生态系统分布,种群数量总体稳定,故目前列入IUCN的无危类别。中国将其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成鸟雌雄类似,上体橄榄褐色,无翼斑,两翅和尾羽暗褐色,各羽缘棕褐色,眉纹白或皮黄色,较长,从鼻孔至枕部,眼圈上、下部均为棕色,自眼先到耳羽上部有黑色贯眼纹。下体近白至淡黄白色,胸、两胁棕黄色。虹膜褐色,上嘴黑色,下嘴基部黄褐,先端转同色;跗蹠黄褐。

【生活习性】
巨嘴柳莺偏好栖息于开阔的泰加森林和森林边缘区域,常见于湿润的灌木丛或溪流附近。它们常隐匿于地面附近的植被中觅食,表现出笨拙而沉重的运动姿态。在繁殖季节,雄鸟会站立于灌丛或小树顶端频繁鸣叫,组装巢穴或防御领地。

【鸣叫特征】
雄鸟会在繁殖季节站立于灌丛或小树顶端频繁鸣叫,但具体鸣叫声描述文中未提及。

【繁殖习性】
巨嘴柳莺的繁殖季节为6月至8月初。它们在低矮的灌木丛中筑巢,巢由柳枝、草茎和细植物纤维构成。首个巢址通常距离地面约一米,每窝产卵4至5枚,卵乳白色,并带有淡黄色斑点,钝端较密。孵化期约为13至14天。

【外型辨识】
巨嘴柳莺的上体呈橄榄褐色,喉部白色,具有边缘黑色的白色眉纹;下体近白至淡黄白色,胸、两胁棕黄色。虹膜褐色,上嘴黑色,下嘴基部黄褐,先端转同色;跗蹠黄褐。

【物种区别】
文中没有具体描述巨嘴柳莺与其他类似鸟类的区别。

【保护状况】
巨嘴柳莺被列为中国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由于其广泛的生态系统分布,种群数量总体稳定,故目前列入IUCN的无危类别。

【地理分布】
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在春季迁徙于长白山和哈尔滨附近,并在秋季南迁。在中国周边的俄罗斯东南部、哈萨克斯坦东部、朝鲜等地亦为该物种的主要繁殖区。冬季,它们迁徙至东南亚,包括泰国、缅甸、印度支那以及中国的广东。此外,在一些国家如比利时、丹麦和北爱尔兰等地出现过迷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