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ern Bonelli's Warbler
English name:Eastern Bonelli's Warbler
Scientific name:Phylloscopus orientalis
【简介】
东博氏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orientalis),又称为东部博氏柳莺,属于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至土耳其西部、叙利亚及黎巴嫩地区,冬季迁徙至非洲中东部的开阔林地、灌木草原和灌丛。
【外形特征】
东博氏柳莺成鸟长约11.5厘米,体重介于5.5至10.5克之间。其主要特征包括:灰白色眉线,眼上淡褐色斑点显著,脸颊带有棕褐色,耳羽与灰冠和颈背形成鲜明对比,上体冷灰色略带绿色,尾部相对较淡,尾羽和飞羽边缘暗绿色,次级飞羽边缘为白色,下体呈白色,翅膀下方的覆盖羽毛可能为淡黄色或白色。眼睛虹膜为深棕色,喙呈角质色,下颌基部有轻微的淡色区域,腿色深为灰黑色或深棕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羽毛色泽和条纹的变化可能更为柔和。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暖温带落叶林,主要为橡树和山毛榉林,混合林以及松林地带,植被层丰富,海拔可达200米至1800米,尤其在800米高度以上更为常见。至非洲的迁徙期间,它们主要沿撒哈拉沙漠南缘度过非繁殖季节。繁殖季节自4月至8月。
【鸣叫特征】
东博氏柳莺发出短暂且干涩的颤音,鸣叫声类似“chip”、“chirp”或是“khip”的短促响亮声,偶尔会发出远距离清晰的类似家麻雀或远方普通交嘴雀的叫声。与西部博氏欧柳莺相比,东博氏柳莺上体颜色冷灰,缺乏明显的褐色调;眉线更白、更突出,眼上淡褐色斑点更加明显;翼尾部绿调偏暗,翼下覆羽颜色较浅;腿色也更深。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东博氏柳莺筑造一个由草叶、苔藓和毛发构成的巢,隐藏在地表上方。每窝产4至6枚蛋,但孵化期与雏鸟期的确切时长没有明确数据,预计它们与西方博氏欧柳莺的繁殖特性和周期相似。具体的孵化期和雏鸟期时长约为12至13天。
【外型辨识】
东博氏柳莺主要繁殖于克罗地亚南部,直至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部、保加利亚、希腊北部和土耳其西部及西南部。另外,在安纳托利亚东部、东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朗西部有孤立的繁殖种群。在非洲东部(包括乍得东部、苏丹南部和厄立特里亚)发现了非繁殖期的分布。
【物种区别】
与西方博氏欧柳莺相比,东博氏柳莺上体颜色冷灰,缺乏明显的褐色调;眉线更白、更突出,眼上淡褐色斑点更加明显;翼尾部绿调偏暗,翼下覆羽颜色较浅;腿色也更深。
【保护状况】
目前,该物种的全球保护状况为无危级别(IUCN C:无危);但自近期以来,其数量与分布范围在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呈现上升趋势,据估计当地有数千对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