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son's Leaf Warbler
English name:Davison's Leaf Warbler
Scientific name:Phylloscopus intensior
【简介】
云南白斑尾柳莺(Davison's Leaf Warbler,学名:Phylloscopus intensior)隶属于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它们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的泰国、老挝、缅甸和越南。
【外形特征】
体型较小,体长约为10-11厘米,体重约5.7-8.1克。头部显现明亮的黄色眉纹,深橄榄色的颊纹和眼纹,中央冠纹宽而黄色,侧面为暗橄榄色;背部呈鲜橄榄绿色,翅膀上的覆羽亮泽,具有两道宽阔的黄色翼纹,翼弯为黄色;飞羽和尾羽呈深棕色,外侧两根尾羽内缘为白色,部位明显。下体为淡黄色至黄色,腋下鲜黄色。虹膜为深棕色,喙上部为深棕色,下部为橙色或肉粉色,腿为棕色。雄性和雌性形态相似,幼鸟与成鸟较为相近,但上体颜色较暗,黄色部分有所减少。muleyitensis 亚种与指名亚种相似,但亮度稍逊,尾部的白色部分更多。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落叶阔叶林和混合山地森林中。繁殖期后,它们会降至山脚林区。活动范围广泛,通常在树冠层和林下灌木丛中觅食。以昆虫为主食,性情活跃,行动迅速,难以观察。
【鸣叫特征】
其鸣叫短而甜美,呈现重复上升或下降的音节,如“wih-chew-chee wih-chew-chee-wih”。叫声高亢而清澈,类似于“chew-wee”或“wit-chew-wee”。
【繁殖习性】
繁殖期的具体细节尚不详述,但一般在春季进行。筑巢、交配、产卵和育雏过程符合柳莺科的一般模式。
【外型辨识】
体重约6.4克,翼长约52毫米,嘴峰长约10.8毫米,喙宽度约2.6毫米,喙厚度约2.6毫米,跗跖长约17毫米,尾长约42毫米。该鸟种是部分迁徙鸟类,主要生活在高大树木组成的森林中,食性为肉食性,主要食物是陆生无脊椎动物。
【保护状况】
该鸟种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根据IUCN,云南白斑尾柳莺的保护类级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云南白斑尾柳莺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的泰国、老挝、缅甸和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