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fronted Tyrannulet
English name:Black-fronted Tyrannulet
Scientific name:Phylloscartes nigrifrons
【简介】
黑额姬霸鹟(学名:Phylloscartes nigrifrons)是雀形目霸鹟科姬霸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首次于1884年被科学界命名。其显著特征包括灰黑色的冠顶、黑色的额部和眼周,以及黑白相间的脸部和几乎全白的下体。
【外形特征】
成年黑额姬霸鹟头部有一个独特的灰黑色冠顶,黑色的额部和眼周,橄榄色背部,翼上有黄白色翼带,胸部呈淡灰色,腹部则为淡黄白色。其嘴喙细长,尾巴相对较长,且雌雄外观上相似。
【鸣叫特征】
黑额姬霸鹟通常在觅食时发出模糊的短促叫声,从远处可以听到类似小型机关枪的断续颤音,这种特殊的叫声在它所处的环境中表现出高度的独特性。
【生活习性】
黑额姬霸鹟栖息于南美洲特普伊山脉的湿润山地森林,主要生活在海拔800至1800米的地方。它常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活跃于捕食昆虫,偶尔会加入混合物种群体。除了主要依赖昆虫作为食物外,也可能会食用小果实。
【繁殖习性】
关于该物种具体的繁殖行为细节暂无记录,但依据同类物种的观察推测,黑额姬霸鹟可能在繁殖季节形成稳定的配对关系,并在树上筑巢进行繁殖。
【外型辨识】
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鉴别该物种可能是挑战,但其明显的暗色眼周和灰黑色的冠顶,以及胸部和腹部的白色,使其更容易与查氏姬霸鹟等其他同属种类区分。
【保护状况】
黑额姬霸鹟的IUCN保护状况为未列出,这意味着它目前未被纳入特别保护关注或保护级别评定中。然而,其特定的地理分布和生活习性说明它可能面临一定的环境压力与挑战。
【地理分布】
黑额姬霸鹟分布于南美洲特普伊山脉境内,涵盖委内瑞拉和邻近的圭亚那地区,其繁殖区域与非繁殖区域一致,主要位于800至1800米的高海拔湿润森林中。此外,它与其他同属的棕脸姬霸鹟和褐眼先姬霸鹟构成了超物种群,这些特征展示了特普伊山脉特有的物种多样性和进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