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capped Foliage-gleaner
English name:Black-capped Foliage-gleaner
Scientific name:Philydor atricapillus
【简介】
黑顶拾叶雀(学名:*Philydor atricapillus*),又名黑帽拾叶雀,属于雀形目灶鸟科拾叶雀属的一种中型鸟类。
【外形特征】
体长16-17厘米,体重17-27克。头部拥有一幅独特的“虎纹”图案,以鲜红褐色为主,头顶为黑色。其脸部有一块淡色斑点,被两道黑色线条环绕;淡黄色的眉纹逐渐变为浅橙红色,双眼周围为宽阔的淡黄色眼环,耳羽呈淡黄色,而上下边缘被黑色条带框住。额头的颜色较暗而接近红褐色,顶头黑色,额部带有轻微的羽轴斑点;背部为明亮的红褐色,色浅的臀部则带有更浓郁的橙红色;上尾覆羽鲜亮橙红;翅膀主要为深棕色,覆羽和飞羽的最深处颜色更深,而尖端则是暗褐色;尾巴略显圆形,基部微硬,形状接近于此,呈鲜亮的红褐色。下颚、上喉和面部为淡橙红色,下喉则颜色稍深;胸腹部为均匀的深橙红褐色,而胁部更加暗淡,下尾覆羽则更鲜亮。虹膜为棕色,上喙主要为黑色,而下喙为淡灰色至灰绿色;跗跖和趾为淡赭黄色或浅橄榄灰色。此物种与诺氏拾叶雀相比,色彩更鲜明,红褐色更浓,头部图案对比更强烈。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于南美洲湿润低地森林,栖息地点跨度广泛,从林下植被至树冠层均有分布,以成熟鳞翅目成虫、鞘翅目昆虫和蜘蛛为食,偶有少量蚂蚁摄入。形态上它们善于沿枝条灵活移动,有时攀附树干,常从枯叶、碎屑、藤蔓茎、树叶、附生植物之间(尤其是凤梨科植物)和树皮缝隙中敏捷捡拾节肢动物。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加入混合鸟类觅食群体。
【鸣叫特征】
鸣声为洪亮的下降颤音,并发出类似金属质感的‘priew’声。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生态学的具体信息尚不清楚,推测可能在土壤边沿的洞穴筑巢。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诺氏拾叶雀相比,色彩更鲜明,红褐色更浓,头部图案对比更强烈。雌雄同色,幼鸟的下体羽毛边缘有暗棕色条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2009版),黑顶拾叶雀被评定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仅限于南美洲狭小的地理分布,包括巴西东南部、巴拉圭东部、阿根廷东北部,栖息在热带常绿森林以及已成熟的老林次生森林,栖息地海拔约1000米以下。在其相对有限的栖息范围内,它们可以适应小片森林及相关程度退化的森林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