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ed Quail
English name:Banded Quail
Scientific name:Philortyx fasciatus
【地理分布】
斑鹑主要分布在墨西哥西南部的内陆地区,如Jalisco、Colima、Morelos、Puebla和Guerrero南部,有时可能延伸到Oaxaca。它们栖息在干燥的热带雨林灌木丛、农田和长满杂草的牧场。
【外形特征】
斑鹑体长18至21.5厘米,体重115至160克,其中雄鸟平均体重130克,雌鸟平均体重126克。全身呈现出灰褐色至灰色的外貌,头冠为黑色和红褐色条纹,尖端红褐色。胸部和腹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喉部和下颌为白色,眼睛深棕色,喙黑色,腿棕至肉色。雌鸟的头冠较短,且幼鸟喉部乳白色,背部及胸部有白色条纹,经过2至3个月的换羽后,脸部、下颌及喉部变为黑色,类似Colinus virginianus salvini。再过2至3个月才能换成成鸟的羽毛。
【生活习性】
斑鹑通常以5至15只的小群活动,却能在春季、秋季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平时活跃于清晨和傍晚觅食。受到威胁时,它们会突然飞起,并发出尖锐的叫声。它们是地栖性鸟类,主要以种子、块茎、幼芽和昆虫为食。
【鸣叫特征】
斑鹑的领域叫声为连续快速的“keeah”;在受到惊扰时会发出尖锐的“wheer whee-ar”或者带有节奏的“pee-pee”声以及受惊时的低沉咆哮声。
【繁殖习性】
斑鹑在繁殖期大约是在8月和9月;繁殖系统推测为一夫一妻制。在圈养条件下,巢由草制成,巢址部分覆盖,平均产卵数为5.5枚(范围3至7枚),蛋间隔两天下一次,孵化期为22.6天(21至23天),雌鸟承担孵化任务。卵的白色,平均尺寸为30.2毫米×23.7毫米。
【外型辨识】
斑鹑头顶耸立的黑色羽冠和腹部黑白条纹是特有特征。它们的分布区域内没有其他鹑类与其非常相似。
【保护状况】
斑鹑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物种,种群可能少于10万只,但总体上被认为是稳定的。然而,它们面临过度放牧和农业集约化的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