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allaeidae > Philesturnus > North Island Saddleback
North Island Saddleback

North Island Saddleback

English name:North Island Saddleback

Scientific name:Philesturnus rufusater

【简介】
北岛鞍背鸦是新西兰特有的中型鳯鸟。其独特的黑色羽毛和背部的橙色或红棕色鞍状斑纹使其外观引人注目,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及其外围的无捕食者岛屿。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为25厘米,重量在61到94克之间,雄鸟平均重80克,雌鸟平均重70克。它们拥有强健微曲的喙、长而尖的尾巴和短圆的翅膀。成鸟的羽毛闪着金属蓝光泽,背部有一块璀璨的橙色或红棕色鞍状斑纹,边缘过渡为窄黄带。雄性的肉垂较大且颜色鲜艳,与雌性相比更加显眼。幼鸟则体型偏小且呈尘土般的棕色,腹部有淡淡的棕色斑纹,肉垂颜色较淡且较小,通常呈浅粉色。

【鸣叫特征】
该鸟发出响亮而重复的“cheet-te-te-te-te”声,声音穿透力强,帮助它们在密集的森林中维持接触。此外,还会有一些较为安静的沙沙音用于社交互动。

【生活习性】
北岛鞍背鸦的家庭生活通常是成对或家庭群协同觅食。它们活跃于从地面落叶到树冠的各层森林中,主食为昆虫及浆果,也会舔食花蜜。强壮的喙使它们能翻起树叶并挖掘腐木搜寻食物,攀登树木以啄食果实。

【繁殖习性】
春季和夏季是它们的主要繁殖期,在食物供应丰富或种群密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于早秋进行繁殖。巢由雌鸟单独使用附近材料建造,内部则以细枝和叶子作为填充。一般情况下,每窝产1至4枚卵,孵化期为18天。幼鸟由双亲共同喂养,约两周半后就会长出羽毛,并在23到27天后离开巢穴。然而,这些巢穴面临着来自猛禽如沼泽鹞、新西兰鹰鸮和新西兰秧鸡等捕食者的威胁。

【外型辨识】
相较欧亚黑鸫,北岛鞍背鸦由于其独特的鞍状斑纹及肉垂特征较为容易辨认。总体来说,IUCN 定义这一物种为近危。不过,种群数量已恢复至6000只以上,其中大部分生存于无捕食者防守的小岛或专门建造的围场保护区。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受到挪威鼠等入侵物种的威胁。

【保护状况】
北岛鞍背鸦主要活动于新西兰北岛周围的卫星岛屿,包括亨岛和卡皮蒂岛。此外,它们也在新西兰部分内陆围场保护区被引入。

【地理分布】
北岛鞍背鸦是新西兰特有的中型鳯鸟。其独特的黑色羽毛和背部的橙色或红棕色鞍状斑纹使其外观引人注目,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及其外围的无捕食者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