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eliphagidae > Philemon > Seram Friarbird
Seram Friarbird

Seram Friarbird

English name:Seram Friarbird

Scientific name:Philemon subcorniculatus

【简介】
灰颈吮蜜鸟(Philemon subcorniculatus)是雀形目吸蜜鸟科吮蜜鸟属的一种鸟类。它广泛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群岛的Seram岛上,并且是这一地区的特有种,又被称为灰颈吸蜜鸟或Ceram吸蜜鸟。

【外形特征】
灰颈吮蜜鸟是一种体型较大至非常大的鸟类,长度可达35厘米,体重介于172至223克之间。其上身羽毛呈橄榄褐色,头部两侧裸露的皮肤颜色从黑褐色到黄褐色不等。颈部后方有一点蓬松的羽毛,下方颈边则是银灰色至深灰色。全身的下部呈现出淡褐色,有轻微的黄色调,尤其是喉部和胸部区域更为明显。这只鸟的喙长且微微向下方弓曲,并且喙尖较细,雄鸟与雌鸟在外观上几乎相同,但雄鸟在大小上略微大些。幼鸟的上身呈棕色缺乏橄榄色调,背部和肩部羽毛的边缘带有黄色;下身则为灰褐色,胸部两侧略有黄色斑纹。

【生活习性】
灰颈吮蜜鸟常分散在树冠的上层,单独、成对或小型群体活动。它们在红树林和椰树种植园,以及近于原始或已遭受一定程度扰乱的山林中均有出没。活动区域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1100米之间。

【鸣叫特征】
灰颈吮蜜鸟在早晨发出响亮“k”PROW!“或类似‘gock’”或‘geck’”的声音,持续直到日出。其中,单个声音是由响亮而不十分悦耳、且带有一定的鼻音的噪音组成的,会以大约两到三秒的间隔重复出现。

【繁殖习性】
灰颈吮蜜鸟的繁殖习性资料有限,但据观察在八月,它们筑造的巢一般会建在高大的树木顶端。有一次在巢建好时,有目击记录提到他们主动攻击了一对正在检测该巢作为筑巢地点的红鹦鹉,然而具体目的仍然未知。

【外型辨识】
灰颈吮蜜鸟需要特地与Seram Oriole进行区分,因为两者在外形上比较相似。灰颈吮蜜鸟具有裸露的皮肤环绕在眼睛周围,并且体型略大,且尾巴比红莺要长。同时,灰颈吮蜜鸟的喙部尖端比较细长,另外,头部的顶部通常会显得较为扁平时。识别幼鸟与成鸟时应注意到幼鸟的身体颜色主要为棕色,并缺乏橄榄色彩,背部和肩部有黄色边缘。

【保护状况】
在保护现状方面,灰颈吮蜜鸟的濒危程度被划分为低危。其栖息地横跨整个Seram岛,从近海地带到海拔1100米的原始与已遭干扰的低山森林。岛上不仅广泛存在这种鸟的踪迹,而且数量也相对较多,因此它们经常能被观察到,尤其是在Manusela 国家公园内。

【地理分布】
灰颈吮蜜鸟主要栖息于Seram岛的低地森林、椰林、红树林和稀树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