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backed Grosbeak
English name:Black-backed Grosbeak
Scientific name:Pheucticus aureoventris
【简介】
黑背斑翅雀(Pheucticus aureoventris)是一种归类于雀形目美洲雀科白斑翅雀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成熟的雄性黑背斑翅雀体长约为22厘米,体重在43.8至66.2克范围内浮动。雌性在外观上与雄鸟相似但颜色更为暗淡。雄鸟的上体呈现黑色,且肩部有黄色斑块。双翼闭合时,可以看到翅膀有着白色的斑纹。腹部则从黑过渡到亮黄色,侧腹可能带有黑点。尾羽的下方有着较宽的白色区域。雌鸟的颜色相比雄鸟更偏向褐色,且拥有更多的黄色斑点和体色暗斑。喙部显著,上喙为黑色,下喙为蓝灰色,腿为蓝色。
【鸣叫特征】
黑背斑翅雀的鸣叫是一种富有音律的吹哨音,这一特征与黄腹斑翅雀(所在的另一物种)相似,但是更带有一种纤细的音色,同时还有尖锐的“keck”声。
【生活习性】
这种鸟多栖息在干燥至半干旱的灌木林区,偶尔也会出没于花园或类似环境,栖居海拔范围从500米至3200米。一般它们喜欢独居或者成对出现,有时成群结队在果实丰富的树木上觅食,但多数不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体。主要食物包括浆果、种子和昆虫。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的信息相对较少,但有部分记录显示,在哥伦比亚,一月份可以观察到鸟的生殖腺肿胀,而幼鸟在十一月份被发现。阿根廷记录则表明,十二月中旬是发现巢中有蛋、有雏鸟及喂养婴儿的高峰期。鸟巢由藤茎构成,内部点缀着根和细纤维。鸟巢直径约10至12厘米,深度大约是5.5至6厘米。它们通常坐落在相距地面2.7至3米的灌木丛中。每窝通常产2至3枚蛋,蛋壳颜色为绿色或清澈蓝色附带一些棕斑。
【外型辨识】
黑背斑翅雀的分布从委内瑞拉至阿根廷安第斯山脉,地理范围覆盖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等地。在巴西东部和巴拉圭北部虽有记录但并不繁殖。在阿根廷南部,它们的分布情况似乎越加显著。相较于黄腹斑翅雀,黑背斑翅雀的背部为黑色,不同亚种的喉部与胸部则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保护状况】
按IUCN标准评价,黑背斑翅雀种群被视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