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TROGONIFORMES > Trogonidae > Pharomachrus > Crested Quetzal
Crested Quetzal

Crested Quetzal

English name:Crested Quetzal

Scientific name:Pharomachrus antisianus

【概述】
凤头绿咬鹃(学名:Pharomachrus antisianus),又称Crested Quetzal,是咬鹃科、咬鹃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该物种因其独特的头部羽毛特征与颜色而著称。

【地理分布】
凤头绿咬鹃栖息于委内瑞拉至玻利维亚北部,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以及秘鲁等国家,通常在1200至3000米的山地森林中活动。虽然在某些特定地点较为稀少,但它在大部分分布区内仍属常见。

【外形特征】
成年凤头绿咬鹃体长约33-34厘米。雄性个体头部和背部带有金属绿色光泽,腹部呈红色,额顶上配有一簇短羽。此外,雄鸟的喙为橙黄色,眼睛则深红色。雌鸟头部及上胸部覆有褐色羽毛,无独特的额顶羽簇,眼睛同样红色但羽毛色调较淡。

【鸣叫特征】
凤头绿咬鹃的鸣叫声通常响亮且抑扬顿挫,报警声则为快速连续的“ka-ka-ka-ka”。

【生活习性】
凤头绿咬鹃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森林的中高海拔地区,尤其偏好云雾林边缘及成熟的次生林地带。其食物主要由果实组成,在繁殖季节也会捕食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它们通常以单一或成对的方式活动,但在丰富食物源的地方也会出现小规模的群聚现象。

【繁殖习性】
关于凤头绿咬鹃繁殖活动的具体细节记录较少,但在适宜环境中,它们会在筑巢后进行繁殖。通常,巢穴位置设于足够的保护空间里。

【外型辨识】
与类似的金头绿咬鹃相比,凤头绿咬鹃雄性额顶的羽簇较短,雌鸟头部的颜色更为暗淡。此外,凤头绿咬鹃独特的尾部没有延长流苏状的尾羽。

【物种区别】
与类似的金头绿咬鹃相比,凤头绿咬鹃雄性额顶的羽簇较短,雌鸟头部的颜色更为暗淡。此外,凤头绿咬鹃独特的尾部没有延长流苏状的尾羽。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2009年名录,凤头绿咬鹃被列为“无危”(LC),意义为未受到极大的灭绝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