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ck Bronzewing
English name:Flock Bronzewing
Scientific name:Phaps histrionica
【简介】
聚群铜翅鸠(Phaps histrionica),英文名:Flock Bronzewing,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带。成年雄鸟拥有黑白交错的头部,而雌鸟和幼鸟则较为暗淡。
【外形特征】
体长约28-31厘米,翼展约为19-22厘米,体重大约在260-320克之间。雄鸟的头部为黑色,仅前额、喉部和眼后呈现白色线条,背部和翅膀为红褐色。雌鸟头部呈淡棕色,覆盖头顶至前颈,初级飞羽没有明显的白色边缘。幼鸟面部标记不明显,初生时的羽毛以沙色绒羽为主。
【生活习性】
喜欢生活在年降水量在200至500毫米之间的开阔草原地带。主要以草籽、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种子为食。为觅水源,它们通常在早晨或傍晚快速成群飞跃于开阔地面与水源之间,飞行时显得紧张而有力,翅膀拍打空气中产生显著的声音。
【鸣叫特征】
雄鸟会发出深沉的咕咕声,群鸟间通过柔和的低语进行联络。
【繁殖习性】
聚群铜翅鸠的繁殖随不同的食物可得性以及地理位置不同而变化。它们一般在南澳大利亚春季和早夏的春季繁殖,在北部的旱季早期开始。筑巢通常在地面凹陷处或草丛下,巢中铺满少量枯草和细枝。每窝产两颗白色蛋,孵化大约16天,每只雏鸟出生时大约9克重。
【外型辨识】
聚群铜翅鸠与其他铜翅鸠的主要区别在于翅膀无金属光泽斑块,翅膀主要呈现纯褐色。
【保护状况】
据IUCN评估,聚群铜翅鸠目前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主要活跃于澳大利亚中北部,如西澳大利亚、北领地和昆士兰州的部分区域,偶尔也能在南澳大利亚北部和西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