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Phapitreron > Tawitawi Brown Dove
Tawitawi Brown Dove

Tawitawi Brown Dove

English name:Tawitawi Brown Dove

Scientific name:Phapitreron cinereiceps

【简介】
棕耳褐果鸠(学名:Phapitreron cinereiceps),又名Tawitawi Brown Dove,是鸽形目鸠鸽科下褐果鸠属的一员。该鸟类以其橙桃色的胸部而著称。

【外形特征】
棕耳褐果鸠体型中等,背部分深褐色,头部呈现灰色;颈部下部带有淡淡的紫色光泽,喉咙至腹部则为红褐色,其尾部下方呈白色,尾尖为浅灰色。眼睛颜色从亮黄色到橙红色,上喙为黑色,腿脚为浅紫色。雌雄在外形上基本一致,而幼鸟的具体特征尚不明确。与同属下的其他物种相比,棕耳褐果鸠的主要特征在于缺乏白色耳纹以及下体带有更多紫红色调。

【生活习性】
棕耳褐果鸠栖息在低密度的森林区域,包括海滨的红树林,通常出现在森林边缘或次生林中,而在原始森林中相对较少见到。虽然棕耳褐果鸠对于生境退化的适应力较强,即便在重度砍伐的森林中亦能发现它的踪迹。其主要食物为各种果实和种子,尤其是榕树的果实。

【鸣叫特征】
该鸟类的音鸣类似于沉稳而回响的声音,类似于远落下的乒乓球,音调逐渐加速至尾声,但不同于一些同类物种,其特征听起来更为深沉且有回响。通过深入观察其羽毛的颜色和具体特征,能够有效地区别于棉兰老岛褐果鸠和其他褐果鸠属的鸟类。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供相关信息。

【外型辨识】
原文未提供相关信息。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供相关信息。

【保护状况】
截至2007年,棕耳褐果鸠的IUCN评级从CR(极危)降级为EN(濒危),部分原因是由于该物种栖息地的森林丧失速率在过去十年中显著降低。但同时,由于持续的森林砍伐和不受控制的狩猎,棕耳褐果鸠的数量在过去数年间下降得非常快,预计这一趋势仍会继续持续下去。

【地理分布】
本物种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特别集中在Tawi-Tawi岛,而Sanga-Sanga岛则还没有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