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Phapitreron > Mindanao Brown Dove
Mindanao Brown Dove

Mindanao Brown Dove

English name:Mindanao Brown Dove

Scientific name:Phapitreron brunneiceps

【简介】
棉岛褐果鸠,学名为Phapitreron brunneiceps,属于鸽形目、鸠鸽科、褐果鸠属。成年体长26至27厘米,体重80至159克。

【外形特征】
棉岛褐果鸠是一种中型森林鸽子,具有深棕色头部与上体、颈部和背部的紫色金属光泽以及灰色下体。尾基部呈淡黄色,尾尖呈浅灰色。其橙色大腿和尾下覆羽是显著特征之一;腹部带有粉红色色调。虹膜为橙红色,喙黑色,腿和脚为深粉色。

【生活习性】
棉岛褐果鸠主要栖息在海拔900到2000米的热带湿润低地森林和山地森林中,偶尔也能在低至150米的环境中发现。它们可能进行季节性和垂直迁移,但具体细节尚未明确。

【鸣叫特征】
棉岛褐果鸠的鸣叫声为一系列音高相同且加速的音节,类似于乒乓球撞击桌面的声音,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出多个平缓而快速连续的声音:“wup-pup-pup-pu-pu-pu-pu”。

【繁殖习性】
现有关于棉岛褐果鸠的繁殖信息缺失,尚未提供详细描述。

【外型辨识】
与其他褐果鸠物种相比,如小褐果鸠和大褐果鸠,棉岛褐果鸠可以用其棕色的头冠、酒红色的腹部、橙色尾下覆羽以及背部橄榄色光泽较浅和颈后红褐色等特征来加以区分。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将棉岛褐果鸠列为易危物种。尽管它已在菲律宾棉兰老岛的几个保护区,如基东拉德国家公园、阿波山自然公园、马林当国家公园及希尔龙希尔龙山中被记录,但由于保护措施不够,其生存环境仍然面临威胁。

【地理分布】
棉岛褐果鸠的自然分布仅限于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以及巴西兰省。自1937年后,巴西兰省未能再次确认本物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