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Phapitreron > Amethyst Brown Dove
Amethyst Brown Dove

Amethyst Brown Dove

English name:Amethyst Brown Dove

Scientific name:Phapitreron amethystinus

【简介】
大褐果鸠属于鸽形目鸠鸽科中的褐果鸠属,分布于菲律宾的多个岛屿,包括吕宋、波利略、卡坦端内斯、萨马、保和和棉兰老岛等地区。该物种较为罕见,最近的研究将其视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大褐果鸠体长约为26-27厘米,体重约81.8-178克。其上体和头部呈棕色,胸腹部为灰褐色,腹部带有鳞状图案。尾部下覆羽为淡黄色。颈后部带有紫色光泽,下尾部为浅色,腿和脚深粉红色,喙为黑色。成年个体的面部有淡色条纹,面部皮肤呈现粉红色,而幼鸟颜色较淡,颈部光泽不足,翼覆羽边缘显现出红色棕色,面部标记不如成鸟显著。

【鸣叫特征】
该鸟的叫声是深沉的“hoop”声,有时会连续发出两到三个音节,偶尔还会发出低沉的咆哮声。

【生活习性】
大褐果鸠栖息于丘陵和山地森林中,常见于潮湿森林和茂密次生林内,海拔范围约为500至2500米,偶有到200米的地方。该种鸟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有时会在富含果实的树上聚集小群。以果实和种子为食。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一般在2月至7月间。雄性个体在求偶时会展现其胸部羽毛和扇形尾羽。

【外型辨识】
与小褐果鸠相比,大褐果鸠颈后部带有更加明显的紫罗兰色光泽,尾覆羽颜色更浅,下颌部带有淡黄色。而与P. maculipectus相比,大褐果鸠的下体颜色更深,胸部无斑点,体型略小。

【保护状况】
大褐果鸠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目前为无危状态。但由于森林破坏和栖息地退化,其数量有所下降。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菲律宾除巴拉望群岛和苏禄群岛之外的大部分岛屿,即吕宋、波利略群岛、卡坦端内斯、萨马、保和和棉兰老岛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