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faced Cormorant
English name:Black-faced Cormorant
Scientific name:Phalacrocorax fuscescens
【简介】
黑脸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fuscescens),又称黑-faced Cormorant,属于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这种中等体型鸟类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
【外形特征】
黑脸鸬鹚体长61至69厘米,翼展93至107厘米,雄性重量可达约1515克。其外观主要为黑白相间,蓝色光泽羽毛装饰背部、翅及大腿外侧,腹部则为白色。繁殖时可见白色装饰羽毛覆盖臀部两侧、大腿及颈部。眼环后方开始的白色逐渐扩展至头后部,眼睛加深绿宝石色,虹膜与眼环颜色深邃,繁殖时节其他部位为深黑色,非繁殖期皮肤转为灰白。雌雄的外形相似,幼鸟除了上体黑褐色、下体略显苍白,眼虹膜起初为暗蓝色变为深邃绿彩,其它特征与成鸟一致。
【生活习性】
黑脸鸬鹚主要栖息于沿海水域,包括海湾和河口。这些鸟类善于潜水,常常以群体形式捕食,主要在近海区域觅食鱼类,偶尔也会捕食头足纲动物,如鱿鱼。整个冬天至早春,以鲈鱼和银鲹为主要食物,之后鱼类则以银腹鱼和硬头鱼为主。
【鸣叫特征】
该物种在非繁殖区通常相对沉默,但在繁殖阶段,尤其是在巢穴附近,会发出威胁的“aargh...aargh”声,展示叫声是“ah-woo”,个体之间还会发出喙张合的“huck-huck”或“ah-ah..ah-ah”等声音。
【繁殖习性】
黑脸鸬鹚的繁殖季节通常集中在8月至次年的1月,部分发现日期为4月至6月。它们倾向于在岩质环境中的岛屿上繁育,也可能在人造沙洲上筑巢。巢由海藻、杂草等植物材料构成,可能会持续重复使用多年。夫妻两性共同照料,一般生产2至3枚卵,最大可达5枚。雏鸟产出时为裸身,之后长出黑色绒毛,腹部仍为白色。
【外型辨识】
黑脸鸬鹚的显著不同点在于其面部皮肤均匀深色,面部白色仅止于眼水平线且前额更圆,所有羽毛状态下方面部皮肤不对称延伸,下部皮肤上色至眼水平线以上,而上喙脊呈直线或较浅度凹陷。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黑脸鸬鹚当前被归为无危物种(LC),但全球分布范围可能有所缩小。现存的一些威胁包括渔民的捕杀行为,以该鸟作为捕捉龙虾的诱饵。
【地理分布】
黑脸鸬鹚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其他新西兰地区,即从西澳大利亚南部直到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也包括巴斯海峡的岛屿以及塔斯马尼亚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