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SULIFORMES > Phalacrocoracidae > Phalacrocorax > Japanese Cormorant
Japanese Cormorant

Japanese Cormorant

English name:Japanese Cormorant

Scientific name: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简介】
暗绿背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又称斑头鸬鹚或绿背鸬鹚,是鲣鸟目鸬鹚科的一种大型水鸟。这种鸟主要栖息于东亚的岩石海岸、岛屿以及河口和内陆湖泊。

【外形特征】
体长81-92厘米,翼展152厘米,成年体重通常雄性重3000-3350克,雌性重2300-2700克。繁殖季节成鸟的背部呈现明显的绿或蓝绿色光泽,颈部蓬松,喉部有大面积的白色区域,有时缀有暗点或黑色,这部分白色区域有时会延伸到上颈部。相比之下,幼鸟上体和侧腹部呈深褐色,胸部和腹部则多为白色,并带有暗棕色斑纹或条纹。成鸟的眼部皮肤和部分下喙呈黄色,虹膜颜色随发育阶段变化。

【生活习性】
广泛分布在北温带和高纬度地区,多栖息于悬崖、岩岛或建于针叶林中的巢穴。这些地区富有水流,且食物资源丰富。主要以鱼类为食,靠潜水追捕,能根据食物的可获取性调整饮食种类和狩猎方式。

【鸣叫特征】
在繁殖季节外,暗绿背鸬鹚较为安静。它们主要通过鸟群中的低沉“guarr”声进行交流。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集中在5月至7月。暗绿背鸬鹚通常选择岩石峭壁作为筑巢地点,巢材由枯草和海草构成。每窝通常产4-5枚卵,孵化期约为34天,幼鸟大约在40天后离巢。每年每窝平均孵化出约2.5只幼鸟。

【外型辨识】
暗绿背鸬鹚的背部呈现明显的绿或蓝绿色光泽,颈部蓬松,喉部有大面积的白色区域,有时缀有暗点或黑色,这部分白色区域有时会延伸到上颈部。相比之下,幼鸟上体和侧腹部呈深褐色,胸部和腹部则多为白色,并带有暗棕色斑纹或条纹。

【保护状况】
该物种曾因人类活动受到巨大压力,包括过度捕杀和栖息地的破坏,在许多繁殖栖息地消失。不过,目前在俄罗斯的所有主要繁殖地点已被纳入保护区,保护力度随之增强。暗绿背鸬鹚在中国广东、福建及台湾均有分布,数量估计为25,000至100,000只,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标准,被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暗绿背鸬鹚夏季沿西伯利亚东部、远东、萨哈林岛及韩国、日本北部及中国大陆东北部等地均发现它们的身影。冬季向南迁徙到中国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区。它们主要栖息于宽广的水体,如湖泊及海滩附近的悬崖。标本产地最初在日本被采集,证明其繁殖分布的核心区域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