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Laridae > Phaetusa > Large-billed Tern
Large-billed Tern

Large-billed Tern

English name:Large-billed Tern

Scientific name:Phaetusa simplex

【简介】
巨嘴燕鸥(Phaetusa simplex)是鸻形目鸥科的一员,以其醒目的黄色大喙而闻名。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部的河流和淡水湖泊区域,其分布范围从安第斯山脉以东至阿根廷中部均有记录。

【外形特征】
巨嘴燕鸥是体型较大的燕鸥类,成鸟体长可达38-42厘米,体重208-247克。其显著特征为粗壮且鲜黄色的大喙,以及独特的翅膀颜色:黑色的翼尖、淡色的中间部分和灰色的内翼。繁殖季节中,成鸟的头部会出现明显的黑色冠羽,而上体表现出中灰色调,比多数燕鸥更加暗淡,其次级飞羽和大覆羽皆为白色。腿部和脚部呈黄色。非繁殖期的成鸟头部颜色趋向较淡,而幼鸟表现出头部黑色较少,背部与翅膀带有褐色斑点,喙则显得稍暗。

【生活习性】
巨嘴燕鸥常栖息在宽阔的内陆河流与湖泊之中,在繁殖季节会选择沙地或沙洲筑巢。在其他季节,它们可能在海岸地带现身。尽管栖息于南美东岸的河流和湖泊,它们偶尔也会沿岸出没,比如在特立尼达岛,5月至8月会显著减少,而在南美东岸则广泛分布,仅偶见于委内瑞拉、古巴、格兰纳达等地区。

【鸣叫特征】
巨嘴燕鸥发出的声音具有显著的特点,通常在沙哑的‘kree’与‘kew’之间转换,偶尔会连续鸣叫。这样的鸣叫声有助于其野外辨识。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至6月以及10月至12月,而在阿根廷则从8月至9月进行。它们通常是单独或成群进行繁殖,每窝产卵2至3枚,平均每次可产2.3枚卵。由于巢本身较为简陋,仅用沙地表面建造,但每个巢穴平均能成功育出1.66只雏鸟,据秘鲁的数据统计,该成功率可高达68%。

【外型辨识】
巨嘴燕鸥的外观特征有助于与其它燕鸥种类显著区分。由于其独特的黄色喙和特定的翅膀色彩模式。

【保护状况】
目前,巨嘴燕鸥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巨嘴燕鸥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部的河流和淡水湖泊区域,其分布范围从安第斯山脉以东至阿根廷中部均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