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UCULIFORMES > Cuculidae > Phaenicophaeus > Black-bellied Malkoha
Black-bellied Malkoha

Black-bellied Malkoha

English name:Black-bellied Malkoha

Scientific name:Phaenicophaeus diardi

【地理分布】
黑腹地鹃属于鹃形目杜鹃科地鹃属的一种鸟类。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婆罗洲、泰国以及缅甸等地。在中国大陆,它们分布于云南至广东以南地区、海南等地。

【外形特征】
黑腹地鹃的体型较大,体长约为36-38厘米,体重约55.8-75克。其上体呈灰色,翅膀带有蓝绿色的金属光泽,腹部为黑灰色,下体则为白色,尾羽的尖端显著。面部皮肤为鲜红色,边缘为黑色。该物种的虹膜从淡蓝白到深棕皆有,喙呈黄色并带有蓝灰色的基部,腿部和脚为暗灰色或泛绿。幼鸟的色彩较为暗淡,喉部接近白色,尾羽较短且尖端白色较少,虹膜为深棕色,喙色较暗。

【生活习性】
黑腹地鹃主要栖息于森林、次生林、竹林和沼泽丛林中,偏好密集的植被和藤蔓。它们常见于低地和丘陵地带,海拔可达到1200米。主要以甲虫、蚂蚁、螳螂、蚱蜢和毛虫等昆虫为主食。

【鸣叫特征】
它们会发出尖锐的“pwew-pwew”叫声,以及柔和、类似青蛙的“taup”声或更快的“gwagaup”声。

【繁殖习性】
黑腹地鹃在1月至3月(马来西亚)和4月(缅甸)进入繁殖期。巢为浅碗状,直径约18厘米,深度为3-4厘米,由细枝构成并铺垫绿叶。每窝产卵2-3枚,蛋壳呈粉白色,尺寸约为30x24.5毫米。

【保护状况】
由于森林砍伐的影响,黑腹地鹃在整个分布区内面临威胁,特别是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在苏门答腊地区,该物种的数量相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