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throated Cliff Swallow
English name:Red-throated Cliff Swallow
Scientific name:Petrochelidon rufigula
【简介】
红喉燕,英文名Red-throated Cliff Swallow,学名为Petrochelidon rufigula,是雀形目燕科石燕属的一种小型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的加蓬南部、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中部和赞比亚中部。
【外形特征】
红喉燕体长约12厘米,体重约16克。其头部和上体呈深蓝色光泽,后颈和肩部有轻微的白色条纹;臀部呈红色。翅膀和尾巴为黑褐色,尾巴略微分叉,尾羽内侧带有白色斑点(除了中间一对)。下巴、喉咙和上胸部为红色,下胸部、腹部、侧腹和翼下覆羽为淡黄色;较短的尾下覆羽为红色,较长的为黑色,边缘淡黄色。与非洲斑燕相比,红喉燕的体型较小,前额为蓝色而非红色,喉咙纯红色。雌鸟外表与雄鸟相似,但幼鸟颜色较暗淡,棕色,红区颜色较浅,腹部有粉色晕染。
【鸣叫特征】
红喉燕发出清脆的啾啾声,飞行时会发出尖锐的‘tre-tre-tre’叫声。
【生活习性】
红喉燕通常栖息于开阔的草地和耕作地带,靠近水源和悬崖。它们主要为居民或部分迁徙,东南部种群为迁徙种,在赞比亚的出现时间为4月至12月初。它们主要以苍蝇等昆虫为食,通常成群觅食,有时与其它燕子和雨燕一起活动,飞行距离巢穴可达30公里。它们飞行姿态轻盈,常行驶滑翔。
【繁殖习性】
红喉燕的繁殖期在安哥拉为7月至10月,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为4月和6月,在赞比亚为4月和9月至10月。它们成群繁殖,形成数十到数百对的群体,巢穴紧挨着建成。巢穴封闭,呈管状,由泥球构成,内部铺有草,主要建在桥下或其它人造结构下,较少见于悬崖面、洞穴等自然环境。每窝产卵1-3枚;关于孵化和离巢期的具体信息尚不清楚。巢穴有时会被非洲白腰雨燕和小雨燕占据。
【外型辨识】
红喉燕与南非燕(Hirundo spilodera)相比,体型较小,前额蓝色,喉咙纯红色;而南非燕体型较大,尾巴无白色,胸前带有模糊的暗色围巾。
【保护状况】
红喉燕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自1970年代末以来,红喉燕开始在加蓬安家,并向北扩张,似乎也逐步扩大在赞比亚的分布范围。这种扩展可能是由于筑巢地点的增加,尤其是桥梁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