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Hirundinidae > Petrochelidon > Preuss's Cliff Swallow
Preuss's Cliff Swallow

Preuss's Cliff Swallow

English name:Preuss's Cliff Swallow

Scientific name:Petrochelidon preussi

【简介】
普氏燕(学名:Petrochelidon preussi),俗称Preuss's Cliff Swallow,是雀形目燕科中石燕属的一员。它们是非洲西部和中部的常见物种,尤其喜欢在桥梁、建筑物和涵洞附近生活,并以其独特的泥巢著称。

【外形特征】
普氏燕的体长约12厘米,体重在12到14克之间。头部与耳羽呈现出深蓝色的光泽,耳后有一块特别的锈色斑点。上体为深蓝色,带有灰色条纹,臀部呈现奶油色,翅膀和尾巴为黑褐色,尾羽略呈叉状,其中内侧的尾羽有白色斑点,中心除外,而外侧的一对尾羽可能无斑点或仅具小斑点。喉咙、脸颊及下体包括翼下覆羽均为奶油色。雌雄特征相似,但幼鸟外观较为暗淡,下巴至胸部呈粉棕色,腹部显白色带粉红色泽,下尾覆羽为灰棕色。

【鸣叫特征】
普氏燕会发出嘈杂的啾啾声。它们在飞行时会发出‘prrp-prrp’的声音以及‘pseep’的预警叫声。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塞拉利昂至尼日利亚东北部、喀麦隆和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它们偏好的栖息地往往靠近人为建造的结构,如桥梁、建筑物和涵洞。

【繁殖习性】
普氏燕以成千上万对的规模集结,有时形成更小的集群,在密切相邻的巢穴中繁殖。泥质筑巢结构由两性共同构筑,其封闭瓶状结构入口朝下弯曲,并内用草、种子与羽毛填充。通常这种巢穴坐落于水面上方的悬崖、涵洞、坝体、矿井和桥洞之下,有时也在建筑物上。大型群体特别喜欢在桥梁下筑巢。每窝用泥筑造两到三个卵,完全孵化时间和幼鸟离巢时间尚没确切记录。由于洪水影响,一些位于河面上方的巢穴可能遭受破坏。

【外型辨识】
与西方毛脚燕相比,普氏燕拥有更鲜明的奶油色的臀部和腹部,尾巴上的白色斑点更加显著,同时头部有一处明显的锈色斑点。

【物种区别】
与西方毛脚燕相比,普氏燕拥有更鲜明的奶油色的臀部和腹部,尾巴上的白色斑点更加显著,同时头部有一处明显的锈色斑点。

【保护状况】
普氏燕的保护状况在IUCN红名录中列为未知状态。

【地理分布】
普氏燕分布于非洲的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塞拉利昂至尼日利亚东北部、喀麦隆及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的广大地区。